“什么作坊?难道你要在草原上建纺织作坊?”崔诚忠问道。
阴山山脉很长,从雁门关到幽州,所处的山脉就属于阴山山脉,正是有这个山脉,加上长城守护,才让游牧民族南下没有那么容易。
草原冬天很冷,想要过冬就得找山脉,阴山山脉就有不少的部落存在。
“不是,我想他们收集羊奶,制作奶粉。”薛玖解释道。
“奶酪不行吗?”崔诚忠问道。
“奶酪保存时间不长,奶粉更好。”
“哦哦!你看着办就是,有一个作坊,他们收入更多,肯定是愿意的。要不再建一个纺织作坊?”崔诚忠点点头提议道。
“羊毛收购已经由朝廷接手,剩下那点没有必要去抢,何况没有棉麻,草原上也没法纺织。”薛玖摇摇头解释道。
“好!”
“敖家与突厥关系不错,不如由他们与那部落交涉?”薛玖提议道。
“敖家啊!也行,只要不是五姓七望参与就好。”
两人商量了一下细节,由他们提供货物,然后敖家运送过去,弄回来的牛羊马匹按照份额来分。
当身份到了一定程度,赚钱其实很简单。
当然,想要赚清白的钱,还是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不少人力物力。
“我想在秦岭建一个养殖场,你能不能帮忙?”崔诚忠问道。
薛玖眉头一挑,顿时明白了,崔诚忠让自己参与突厥部落,就是想要一个养殖场,这算一种利益交换。
“没问题,人手和钱财你提供,我这让人指点如何养殖,同时提供幼崽,不过产出我要三成。”薛玖点点头道。
“行!”
“你为何说突厥会出乱子?”薛玖询问道。
“你可知道,突厥有多少个大部落?”崔诚忠问道。
“应该不少吧,具体的我不清楚,也没有去关注。”薛玖摇摇头道。
“前朝用计分化突厥,东突厥的大部落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霄等十五部,其它小部落都是这十五部分出去的。
当然!依附突厥的还有契丹,奚人,靺褐人,鬼方等等。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本就不合,几年前那一场大战,他就担心大唐与突利联手,这才仓促撤军。
去年和前年,结连两次大败,损兵折将不说,还丧失了威信,这就是内乱的隐患。”崔诚忠讲解道。
“原来如此!”
“没人愿意被压着,据我所知,去年冬天,回纥等部落就已经撤去北方更远的地方,据说已经靠近大漠,这就是不愿意再听颉利的调遣。
颉利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存在,定然会找借口镇压,不然他就再也控制不住草原。”崔诚忠继续说道。
“还有这种事情。”薛玖惊讶的说道。
其实突厥很分散,他们依托几个大山脉而居住,夏天逐水而居,秋天返回定居点,然后储存青草,等待冬天到来。
草原很大,整个长城外面,从辽东到西域,全是他们的地盘,算起来比中原还要大不少。
如此大的地方,仅仅只是一些部落,自然显得非常空旷。
长城附近的阴山,祁连山,草原上的铁山,郁督军山,西域的天山,这些地方都是游牧民族定居点,中间相隔甚远,没有足够的威望,别人不听命令,你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薛玖点点头,他理解颉利的心情,你一个小弟,居然敢不听话,如果不能打服,你让其他小弟怎么看?岂不是都想跑出去自立山头。
“除了回纥,还有薛延陀,他们本就住在郁督军山,以往有好处,他们跟着南下,接连两次战败,虽然他们损失不大,但是没有得到好处,空费粮草,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意见。”崔诚忠又说道。
薛玖点点头,这就是部落制的缺点,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尤其是没有利益的情况下,别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部落,除非有一个强大的领袖,能让所有人信服。
当然,这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战无不胜。
大唐虽然立国不久,但是一场场的胜利,击败一路又一路诸侯,让绝大多数人都为之自豪,也增加了对朝廷的认同,增加了归属感。
崔家就是崔家,掌握的信息就是多,居然对草原形势如此了解,这让薛玖暗自佩服。
其实大家族都有智囊团,他们长期分析天下形势,分析对手的情况,属于专业的人才,这一点是薛家比不了的。
薛玖他们村子,遇到事情就靠村老商量,而别人是把可能性推演出来,再选择合适的办法。
……………
就在薛玖他们讨论突厥的时候,颉利可汗已经派出了兵马。
不止是回纥远离阴山,薛延陀与拔野古等部相继远走,并且拒绝了颉利要人的命令。
这可把颉利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派他哥哥的儿子欲谷设带十万骑兵前去征讨回纥。
欲谷设仗着人多势众,分兵同时攻打回纥与薛延陀。
回纥这次是真的硬气,一点也不带怂的,回纥酋长菩萨带五千骑兵与欲谷设战于马鬣山,欲谷设居然大败,菩萨一路追击欲谷设到天山,俘获了欲谷设的大部分兵马。
五月底,薛延陀酋长夷男也击败了来犯的敌人,颉利实力大损,不得不搬迁到朔州附近,那里还有梁师都,他与梁师都形成掎角之势,应对可能到来的反扑。
幸好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回纥得了大量人马,实力大增,回去消化收获;夷男也不敢与颉利继续打下去,毕竟颉利的势力,还是比他大得多。
………………
“陛下,去年冬天草原大雪,突厥冻死牛羊马匹无数,人也损失不小,今年又出现内乱,颉利大败,臣建议挥兵北上,彻底解决颉利这个麻烦。”刚刚复起的萧瑀朗声说道。
李世民心里有些意动,不过还是没有马上做决定,扫视一圈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是否应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