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 第289章 未来的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论郭绍愿意不愿意,此时的他,都只有继续前进这一条路可走了。

望着窗外已经高高升起的明月,郭绍心中百转千回。

袁向庵早已离去,但他今天所要表达的意思,郭绍却已经回过味来。

袁向庵是希望自己能通过绍信那边的关系,拉拢华州杨家主动归降。

当然,最紧要的还是要把潼关交出来。

郭绍不知道这个主意具体能有多少胜算,但除了袁向庵提出来的这个主意,他确实已经没有别的出路可走了。

华州杨家一直以来都是名门望族,出将入相的人物不知凡几,跟功州梁家相比也不遑多让。

郭绍祖父当年虽然对杨家有些恩惠,但如今毕竟已经时过境迁,究竟能留多少香火情,谁也不知道。

之前有一些追随过杨相的人,曾找到这边来,结果不还是把绍信他们姐弟,全都扔在这里不管不顾了吗?。

如今自己领兵重返关中,也不知那些人究竟会有何感想?

说到底,还是因为唐山军不够强。

如果唐山军的战力能再上一个台阶,想必那些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郭绍突然想起鹿鸣坡大战时,田四海带领的第四营里那些士兵。

他们当时居然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强行去跟鹰扬卫的骑兵正面搏杀。

而且还不计生死,前赴后继!

正是因为他们悍不畏死的阻击,才让魏孝和“擒贼先擒王”的谋划,彻底落到了空处。

如果唐山军全军都是这等勇士,郭绍相信,别说是分兵御敌,就算是直接兵发洛城,也很有可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这种英勇无畏的状态,究竟是因为什么才造成的呢?

郭绍想起袁向庵当初在淮州时,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话。

“将军,之所以推荐你去关中,那是因为你敢分地。”

“分地!”郭绍心中默默想着这两个字,脸上逐渐开始有了笑容。

他发现,他好像找到了自己以后应该走的路。

“天补平均”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有了,可是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实现。

现在郭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可偏偏又想要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如果不能收揽一批最坚定民心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被人当作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若是能拥有一批矢志追随自己的拥趸,哪怕以后对手再强大,自己都没必要怕他!

就算以后自己仍然逃不脱被别人干掉的命运,但有为天下百姓“平均地权”这个功绩在,相信史书上也会留有自己的名字。

虽然郭绍知道这代表不了什么,但姓名长存世间,好歹也算一份聊胜于无的慰藉。

更何况,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不低的基础,脚下也有了一块可以依靠的土地,手里还握着四万可战兵马,完全无需胆怯。

只要坚定走自己的路,将唐山军所有人的利益,都跟自己连在一起。

郭绍相信,即便将来有人真的谋害了自己,也定然会有人为自己报仇雪恨!

郭绍的思路逐渐发散,脑海里慢慢有了画面,但到了最后,脸色竟然又凝重起来。

分地确实是一步好棋,但如果操作不当,极容易引起天下那些世族豪强的强烈反对。

大罗的统治基础是世族豪强,如果自己把这些人的土地,全都分人口众多的贫苦农民,虽说能以此收揽一大波民心,但同时也严重损害了那些世族豪强的利益。

这些人要是联合起来,坚决要将自己扼杀的话,肯定什么下作手段都会朝自己身上使。

真到那时候,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看来,还是不能急,要一步一步来,先从自己身边五步之内做起。

论战阵拼杀,自己别无所长,只有一手箭术还可以远距离射击,近身对战的话,必死无疑!

要有一批可以完全信任的亲卫,现在的亲卫营里有一些,已经经历过考验的第四营里,也可挑出一些人来。

再用高官厚利拉拢一些江湖高手,让他们不论白天黑夜护在自己身边,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躲避一些明枪暗箭。

除此之外,还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吃饭、用药以及周围环境等等,都要一一注意,防止被人下毒暗杀。

不该吃的东西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时常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延长自己的寿元。

这其中,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身边人的变化,但凡发现有心怀叵测者,立刻处理掉,能够威胁自身安全的人,绝不能留!

这么大的工作量,肯定不能仅仅只有自己一个人来做,这就需要很多为自己帮忙的人了。

等有了安全保障,再去做其他一些事情,就能坦然得多。

没了后顾之忧,无论是治军还是治政,都可以尽可能公平公正着来,不断做出正确的事。

威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如此循环往复,不愁将来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这就是自己的应该有的主见,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以后无论什么人再跟自己说什么事,相信都能应对自如,不必担心会掉入别人的圈套里去。

九月上旬的夜晚,月光如水,疏影横斜,郭绍屋内的灯火一夜未熄,四周护卫的亲兵交替轮值,时刻不敢放松。

第二天早上,郭绍正在用饭,就见冯效忠急匆匆自府外跑来。

郭绍此时已经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计议停当,心中完全安定下来,仍旧慢条斯理地吃着饭,看都没看冯效忠一眼。

“将军,不好了,高粮死了!”冯效忠口中叫道,一脸忿然之色。

郭绍吃饭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重新恢复正常。

“怎么死的?”郭绍边吃边问。

冯效忠有些疑惑地看着郭绍,感觉他今天又有了新的变化,好似对高粮的死,早就已经有过预料一般。

“看守的人说是撞墙而死,可蓝州的仵作看过后,禀告说高粮应该是先被人毒死,后伪造的撞死现场。”

“嗯!我知道了,就这样吧!”郭绍不咸不淡说道。

冯效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在被关押期间被人毒死,将军居然要如此轻描淡写地揭过去?

冯效忠想不明白。

郭绍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人都已经死了,再懊恼也没有什么用。

人家既然如此明目张胆的做了,定然早就收拾好了手脚。

想必这个时候,毒害高粮的人,很可能已经被灭口了。

线索一断,任凭你怎么查,也绝对查不到幕后真凶身上,何必费力劳神的多此一举?

咱们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全力应对大罗朝廷马上到来的反扑,这个时候,还是不宜引起内部兄弟们的互相猜忌为好。

你也不要气馁,幕后之人既然做了这一次,必然还会有下一次,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待人家再次出手就好。

至于高粮,好歹也算当初一起开创基业的老兄弟,给他寻个风水宝地,厚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