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在院里煽风点火那些年 > 第454章 重建老宅,院内物是人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4章 重建老宅,院内物是人非

三个月后随着生意扩展逐渐稳定下来,李大东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除去在西单附近开创了一家全新的男士服装与皮鞋皮带的品牌店之后,他也开始回到了平静的生活当中。

“东哥,我想从家里拿些钱给爸妈在乡下盖个小楼”。这一日,恰逢李大东回到家里,秦京茹找到时机提起了前些天回到乡下时的想法。

“哦?盖个几层的小楼房是吧?”。李大东一边享受着两个儿子分享着在学校的一些事情一边点燃了一支烟后挑眉问道:“要多少钱?”。

“三层就好,大哥跟爸妈住一块,一人一层,留下一层以后给孩子住”。秦京茹一边讲解用途一边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连盖楼加装修跟一些家具,一万块钱还能省一些”。

“行,拿一万二吧,剩的给你哥留着当做爸妈的生活费”。李大东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在光是配料厂打响名声之后每个月的利润都在六位数左右,算得上是日进斗金。

秦京茹要是一声不吭就从家里取走一万块钱直接拿回家里给父母盖楼,这点钱对于现在的李大东来说算是九牛一毛,虽然他不在乎,可也会令他有些不满这番举动。

现在对方一如既往如同当年一般,事事先与自己商讨获取同意之后才会付出行动,倒也没有让他失望。

“赶早不如赶巧,呵呵,我顺道回院子那边研究研究,给翻新一下吧”。吃过饭后,李大东先后给两个儿子一人拿了五十块钱零花钱,并督促两人好好学习之后就开着车朝着南锣鼓巷附近的一个沿街门面开去。

嘎吱一声,汽车稳稳的停在了一家杂货店门前。

“哟,东子来啦?”。正在店门口一边搬运着新进货物的李大雷一眼认出了这辆上海汽车,随手将一箱汽水放下之后就热情的上前打趣道:“你这个大忙人,今天过来找我啥事啊?”。

“大哥,你现在说话咋越来越阴阳怪气了呢”。

“我是你弟弟,我还不能来找你了啊?”。李大东下车之后顺手拿起一瓶汽水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没好气的怼道。

“呵呵,上次的事情我考虑清楚了,你的生意,我真干不来,我这个人你也知道的,能守着这家店就已经是累得够呛了”。

“你还是把机会多让给其他人吧,好歹那几个家伙都是从十几年前跟着你打拼的老兄弟了”。李大雷掏出烟盒递了一根烟过去,转身看着自己这家六十几平方琳琅满目的杂货店。

“你不喜欢,我还能逼着你干啊?”。

“你高兴就行,将来想开分店的话就开,缺钱还是缺地方跟我说一声就行”。李大东顺着自家大嫂王红梅的指引坐进了店内柜台旁的椅子上,一边打量着店内的部署一边说道:“大茂,光天,虎子他们都挺好的”。

“那就行,今儿个不是来跟劝我的?那你小子不在家里陪孩子,跑来这干嘛来了?”。

“是啊,东子,少龙少杰现在也快上高中了,你平日又挺忙的,难得有空也应该多陪陪他们”。夫妻二人好奇的反问道。

这两年李大东的生意扩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也一直都希望李大雷能够从这家由他建议开办的小杂货店里进入他的公司里帮忙。

可架不住李大雷这个人对自我认知十分清晰,极力的反对了他的提议,认为自己就这么大的本事,担心进了公司没有作为,反而会耽误他的扩展。

“他们俩跟同学玩去了”。

“京茹刚才跟我聊了一下想拿点钱给他爸妈在乡下盖楼房的事情,我刚好就想到了咱家院子也好多年没有翻新了”。

“哥,怎么样?咱一块回去琢磨琢磨翻新的事情呗”。李大东放下喝完的汽水瓶点燃刚才夹在耳朵上的那根中华烟,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怀旧感。

李大雷顿时也停下了手中抽烟的动作,神情恍惚之间也是令他回忆起了当年老李去世之后兄弟二人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

从李大东无法从父亲离开的悲痛中走出,成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又到了李大东高中毕业通过自家舅舅的关系进入了轧钢厂以后又成家立业,直到最后成为了一名正科级干部画面飞速的在他脑海里闪过。

李大雷眼眶有些湿润的说道:“是啊,这两年咱们都忙....没咋回老房子看看,是该翻新一下了”。

“去吧,你们哥俩回去吧,店里我看着就行”。王红梅知情识趣的摆了摆手,她哪能不知道自家丈夫这时候有多感性,也不愿扫了两人的兴致。

见状,李大东与李大雷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杂货店,坐上车之后李大东先是寻找了一处信号比较好的地方通过手中的大哥大拨通了一个电话。

“这块砖头花了那么多钱,打个电话还不如在小卖部好使呢”。

“哈哈,小卖部的电话不能随身携带啊,大哥,你这话说得可不对”。

“也是,不过你小子现在生意够大的了,就别在扩展了,要不然将来我这当大哥的想见你一面都不容易啊”。

“行,现在人手也不足,我也打算缓几年再做打算”。李大东一边开着车一边偏过头说道:“哥,不是我唠叨哈,你这种守在店里的经营模式又累人又不实际,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再考虑考虑”。

“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你小子也不能坑我,只不过你搞什么连锁,我又不懂管理,咋搞啊?”。李大雷挠着头一脸苦笑的嘀咕道:“你让我开开车,干点力气活还行,让我动脑子管人...这不是为难我吗?”。

“回头我让虎子替你从服装店里挑几个能管店面经营的店长,等分店开起来以后你就负责巡视,然后现在这家店你乐意接着自家管就自己管呗”。

“大哥,管理其实挺简单的,就像你店里干活的那孩子一样,只是方式你不熟悉,花点时间学一阵子,你往后日子也安逸一些嘛”。

“行吧,回头我去跟虎子学学管理,反正你给我整明白就行”。在李大东极力的劝说之下,李大雷沉吟片刻也欣然同意了学习管理开分店的事情。

.........

兄弟二人就这么一路闲聊的回到了南锣鼓巷,李大东将车停放在了派出所门口之后先是来到街道打了个招呼,可偏偏这个招呼一打,街道办一看现如今东城区有名的企业家李大东出现。

现如今的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大海就火急火燎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非得一路陪同李家兄弟回老宅研究改建问题,并且一路上都在表示:“无论是翻新还是重建,任何手续我都一路开绿灯,保证李老板能够尽快将老宅修缮完毕”。

他这么干无可厚非就是想要尽量向李大东示好,想要与其结交,为的就是管辖地区的就业率问题,现在众多工厂陆续因为盈亏自负的问题导致入不敷出开不出工资,甚至是倒闭。

再加上这几年知青返乡的青壮年都找不着工作,搞得南锣鼓巷一整片游手好闲的街坊子也是越来越多,一时之间也是令他头疼不已。

“大东?”。

“大东回来了啊!”。

“哎哟喂,大雷大东兄弟俩这是回老宅来了啊!”。刚一走进95号四合院,伴随着阎埠贵一声惊呼声,院内不少人也陆续从家中窜了出来,一脸殷勤的打着招呼。

“老阎,好久不见啊”。时隔大半年没有回来,李大东与李大雷两人也是客气的向周围投去了一抹温和笑容。

“都别堵在这了,该干嘛干嘛去”。张大海上前双手舞动拨开了几个一脸谄笑的住户,领着李大东就往中院方向走去。

“傻柱,最近怎么样啊?”。刚一来到中院,李大东就看到扶着门框步履艰难走出房门的傻柱,瞧着对方脸上那副病恹恹的神色,故作关心的问道。

“咳咳....还行,还行”。傻柱捂着嘴咳了几声扯起一抹牵强的笑容回答道。

早在几年前因与张晓红离婚之后,在改革开放最初期他也是通过何大清的关系,爷俩为了养活何家三代单传的何晓,一块进入了一家私营饭馆担任厨师。

在有了工资之后,傻柱在某天夜里喝了点酒又一起饱满思淫欲,趁着夜深的时候偷摸又溜去了八大胡同附近,找了一名现如今的站街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来二去,他也渐渐的养成了半夜出门的习惯,也在那条胡同附近的站街女里混了个脸熟,并且结交了两名相好。

随着他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又容易被人哄骗,两个为了哄他开心不仅一块跟他玩了游戏,还放弃了防护服。

从那以后三人就彻底放开了自我,伴随着底线一次又一次的瓦解,那两名站街女为了与其他年轻貌美的女人进行竞争就果断的打起了无措式多人游戏的强强联手。

结果没多久两人身上就陆续出现了一些病症以及低烧的情况,自由没有父母交代以及对这方面的生活全靠暗门子里血习的傻柱,起初只是觉得可能是自己洗澡没有洗干净,所以才会发生下体瘙痒与长硬块以及皮肤上起了红疹子的情况。

直到有一天何大清发现了他裤衩子上有着血迹,询问后才急急忙忙的拉着自家傻儿子去了医院做检查,可这一查也是给他吓了跳。

虽然梅花毒并不是爱Z,但也因傻柱拖的时间比较晚了治疗起来也是相当费劲,再加上他的身体因为早年一些情况本就不是很好,治疗好了之后也是元气大伤导致抵抗力衰弱,经常性的咳嗽感冒以及发烧。

李大东跟李大雷随口安慰了傻柱几句就往后院走去,领着张大海以及一名随行的街道人员就提出了要重建老宅以及建造厕所的想法。

“没问题,排污管道的问题很容易解决,院里的住户问题我替李老板解决”。张大海沉吟片刻就冲着一旁的办事员摆了摆手说道:“去三十二号院把当年杨式雷的传人叫过来”。

样式雷?

李大东一听这话就乐得险些笑出了声,转念一想,现如今都改革开放了,老宅重建自然也是要保留原有的四合院结构。

李大东思绪回到现实,先是拿出烟盒散几根烟出去说道:“对了,张主任,我听说最近很多人想买四合院啊?”。

“对,这两年有不少人都说要去外地投奔亲情,还有一些因为政策更改收回了房屋的人也陆续表示想把多余的院子卖掉”。

“李老板是想买整套院子吗?三十一,六十三以及.....这几处院子的主人都想卖,如果你想买的话,我可以替你去把人找来”。张大海先是一愣紧接着主动提供出了几处二进或是三进的四合院。

“回头再说吧,我就问问”。李大东摆了摆手轻笑一声随口回答道。

八十年代的出国潮会一直持续到末尾,四合院的价值也是需要持续到二三十年后才会陆续上涨,这项投资只是为了子孙后代的一个很小的保障之一,所以压根就不需要急于一时。

街道出面,作为住户的样式雷传人也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95号院的西跨院内,在李大东的讲解过后,对方就立马拿出了一套方案以及最初的图纸。

一张写满了材料价格以及装修所需要的人工费的清单就递到了李家兄弟手中。

“钱不是问题,雷师傅尽管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建造”。查阅图纸以及材料清单过后,李大东大气的表示道。

“既然东家没有问题,那我明天就着手开始过来动工?”。由于那场风暴刚刚结束没几天,雷师傅也不敢主动提及所谓的动工日子。

“好,明天我会安排人送钱过来,在调一辆车过来运送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对于所谓的钢筋以及水泥这一类还需要批文才能购置的建筑材料,在其他人眼里也许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

但在有着区长以及市局马局长作为靠山的李大东而言,也只是一通电话的事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