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睁眼1988一间破土房俩没娘娃 > 第399章 江老板,这是真的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9章 江老板,这是真的么

顾镇长把座机往王支书眼前一推。

“给,江老板刚回村里,赶紧问,不要电话费,号码知不知道?”

王支书把胳膊往上一抹,一串号码就差刻进肉里。

“顾镇长,是这串号码吧?你帮我拨出去,江老板要是接上了,我问他。”

顾成嚓嚓嚓把一串号码拨了出去。

嘴上训王支书:“你学李旺军,随身兜里装个电话本,怎么能把江老板的号码记到胳膊上?”

与此同时,江山刚挂掉座机。

刚跟西京陈总聊了一会黄瓜和青椒的收购价。

三月的价肯定比腊月正月价格低了,陈总的意思他一块八收菜。

比起腊月正月两块五,降了七毛钱。

但在七百户村,江山给其他农户的出棚价还是一块钱一斤。

两块五的时候也是一块钱一斤。

不是不愿随行就市。

村里人压根就不懂随行就市是怎么回事。

他们意识里还是统购统销价格一致。

这个月跟上个月价格不一样,会让他们心里很疑惑。

江山干脆定成固定价格。

刚要转身离开电话,找小兰技术员说培育西瓜苗的事,电话铃又响起来,江山一把接上。

“喂,七百户江山。”

“江老板,我是顾成,你刚离开,王支书和崔村长罗村长他们三个进来了,他们想问你一个意思,你亲口给他们说。”

电话那头换了一个人的声音,是头百户村的王学林支书。

“喂喂?”

“王支书,我听着呢,啥事你要问我?”

“江老板,我在顾镇长办公室给你打电话呢,顾镇长说不要电话费,嘿嘿!”

“知道知道,你要问啥嘛?”

“江老板,你们村李支书早上说了,你要给我们每个干活的人都发工钱,跟你们七百户人一样,每天干满工三块钱,是真的吗?”

江山乐呵,原来他问这事,他不信有这么好的事摊在他们村。

“当然是真的,从三月开始算,谁上满一个月工给谁发一百块钱,李支书不是跟你们三个人说得很清楚吗,你们怎么还跑顾镇长跟前问这事去了?”

“江老板,顾镇长说我听差了,说你是给一家一户一个劳动力出工钱,叫的亲戚们帮忙就不算,是不是这样啊?”

江山明白了。

王支书崔村长他们不信江老板给每个干活的人发工钱。

“王支书,你听清楚,只要你家能叫来八个人给你帮忙干活铺沙地,我就给你们八个人发工钱,不是给你们家一个人发,听明白了吗?”

“江老板,我就说我没有听差嘛,他们非不信,顾镇长也不信,江老板,我们头百户保证完成一千亩指标,我忙去了。”

江山挂了电话,摇摇头。

能听出来,王支书在那边高兴的要跳起来。

给他们发工钱,只有二月的半个月和三月的一整个月。

三个村加起来,到四月种瓜苗时,要铺好五千亩新沙地。

不但要有三十辆三轮车和推土机,还要有更多人手。

地里散沙铺沙,是双手拿铁掀干出来的。

他们不是亲戚之间帮忙换工,是给自己挣工钱,那效率会大不一样。

要不然,一个一个磨洋工。

江山粗略算了一下,五千亩土地上铺沙子,用一个月半时间要完成任务,除过自己派上去的这些机械,还需要一千人的劳力。

给这些劳力开工钱,每人每天三块,一千人一天三千,三十天九万。

这笔投资,江山准备了十几万。

七月买西瓜,地头价压低一分钱,这笔成本就出来了。

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卖西瓜的收入,江老板绕了一个手腕先发给他们而已。

李旺军早上去的头百户村,下午这会儿还不见回来,他肯定又去谢家河了。

江山跟小兰技术员说培育瓜苗的事,李旺军骑的摩托到跟前了。

“山子,我刚从谢家河回来,情况不乐观啊。”

谢家河、新四社、韩家崖这几个村靠祁连山,草山丰茂肥美,江老板想投资养羊养牛。

每家有一群羊一群牛,顶塬上人种三十亩西瓜。

李旺军说情况不乐观,江山想听听怎么个情况不乐观。

李旺军去的时候信心满满。

找到村支书谢老三,说他是七百户的李支书,是江老板的亲表哥。

江老板掏钱,在你们谢家搞养殖基地,每家都有一群牛羊,保证成活率,保证繁殖,江老板高价收购,你们就能好好赚一笔。

谢支书听完李旺军的说法,脸上没什么激动表情,说李支书你莫不是开玩笑?

你又不是咱高崖镇的干部,不是县里干部,你是七百户村的村支书,你说什么大话?

什么江老板搞投资,我们不信。

“山子,他们压根不信我说的话,说白了他们不信有个江老板要在他们村搞养殖基地。”

江山瞥李旺军一眼,老哥在这件事上怎么犯迷糊了?

“李支书,我让你去谢家河不是磨嘴皮子,你光说,他能信吗?”

李旺军吃个辣子就馍压压饿。

“山子,我知道你的意思,把谢老三接咱村里来视察一圈,可他不来嘛,他说他忙着种五亩麦子,哪有时间跑咱们村来,我就给他好心解释,可他不信。”

“没事,今儿先这样,等明天你驮一箱黄瓜青椒上去,他就信咱七百户村人搞大棚蔬菜挣了钱。”

李旺军脸上还是沮丧。

“我想着先去头百户给王支书递话,就没驮一箱菜,你看,空口白牙,谢家河人根本就不信我说的话。”

七百户人搭大棚种蔬菜,除了李旺军死心塌地跟江山,没人信江老板会搞成这一摊子。

二十个大棚,江山在自己的土地上先搭起来,种黄瓜种青椒。

七百户人实实在在看在眼里,这才一家一户跟着干。

其他村也一样。

总有个从怀疑到相信到毫无疑问干起来的过程。

李旺军还是不明白,头百户、崔家河、丁张湾这几个村发展西瓜产业咋这么顺手?

“山子,你是没看见塬上的热闹气氛,沙河里几百人拉沙,塬上地里几百人散沙铺沙。

他们说十辆三轮车一天能铺三十亩地,三十辆分摊在三个村子,一天就能铺一百亩地。

这个月出去,就有三千亩新沙地种西瓜。”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塬上的土地,各家各户本来就想赶紧铺新沙保温保墒。

江老板的资本投进去,有机械有人手,那速度是单打独斗几百倍。

宽敞路从塬上推到沙河里,方便他们一大半。

在沙河里,用推土机推成松软沙堆,有三轮车帮他们拉沙,他们恨不得一夜就将自己家几十亩承包土地铺上沙子。

再有江老板今儿递过去话,给每个劳动力发三块钱工钱,那效率更恐怖。

李旺军稍稍有些忧虑。

“山子,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我就怕今年春夏是旱年景,到了七月,西瓜长拳头大,把人能坑死。”

“军哥,你放心,老天照顾咱实心干事的人,说不定雨水充沛,旱沙地西瓜能长二十斤。”

江山记得很清楚,小江山上小学二年级的八九年春夏,是雨水很欢的年景。

四月种瓜七月售卖,稳稳当当赚来一笔。

“李村长,告诉他们,别发愁年景,不会旱着沙地庄稼。”

李旺军心想,这小子能预测市场风向,下不下雨的风向也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