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从南阳而来的加急文书,罗彦心中“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立刻沉声道:“呈上来!”侍卫赶忙上前,将文书递到罗彦手中。罗彦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啪”的一声将文书摔在桌上,怒声道:“果然如此,如今南阳谣言四起,都说朕把南阳的将士当炮灰,民怨沸腾,更有不少将士抗议,出现了逃兵。”罗彦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焦急,额头上青筋暴起。
贾诩见状,立刻说道:“有人在暗中造谣,看来刘备的动作很快。”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暗暗思索着应对之策。
罗彦眉头紧锁,当机立断道:“时间紧急,等不到明日早朝!”随即,他大声吩咐道:“速速召集郭嘉、陈宫以及六部尚书田丰、黄权、蔡邕、向朗、李严和张松前来商议!”
不多时,众人匆匆赶到御书房。得知南阳的情况后,皆是面色凝重,脸上写满了担忧。
郭嘉皱着眉头,率先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南阳的局势,不能让谣言继续扩散。”他的眼神中透着冷静与睿智。
陈宫也点头附和道:“不错,咱们需要派人前往南阳,安抚百姓和将士的情绪,同时调查造谣之人。”
田丰沉思片刻后说:“陛下,还有加强南阳的守备,防止刘备趁机偷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给出建议,一时间,御书房内议论声不断。
罗彦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等众人说完后,他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朕觉得派黄权为钦差大臣前往安抚。黄爱卿一向善于处理政务,定能稳定局面。告诉南阳的百姓和将士,朕很重视他们,此番战死的将士朝廷会发五倍抚恤金,并且免税三年,授予一等功勋的荣耀。并让徐荣在宛城修建烈士碑,把三万将士的名字刻上,让后世都记住他们的功绩。如此一来,既可以安抚南阳的百姓和将士,也能彰显朕对这些牺牲将士的敬重。”罗彦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语气不容置疑。
众人听后,纷纷行礼道:“陛下圣明!”
罗彦随即道:“事急从权,黄公衡,汝即可前往南阳,朕让牵招派五百锦衣卫随汝前往,另外,让魏续领着所需钱粮一同前往,当众发放抚恤金。”
黄权领命道:“臣遵旨。”
随即,罗彦让众人下去……
…………
回到洛阳休整三日之后,朝会如期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拉开帷幕。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龙椅之上,天子罗彦身着明黄龙袍,神色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他的目光沉稳而深邃,带着掌控天下的气势。
罗彦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打破了大殿内的寂静:“诸位爱卿,如今最为紧要之事,便是安抚在此次战事中牺牲战士的家属。抚恤金一事,必须尽快落实到位,确保每一位烈士家属都能得到应有的慰藉。此事,便交由田爱卿负责。”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眼神中满是对烈士的敬重与对家属的关切。
田丰出列,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坚定有力:“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妥善办好此事,不让陛下和烈士家属失望。”他神情肃穆,眼中透着一股使命感,仿佛已经在心中谋划好了各项抚恤事宜的细节。
罗彦微微点头,继续说道:“另外,减免三年赋税的指令,也要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让百姓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他的话语中带着对百姓的体恤,希望能借此减轻百姓负担,恢复战后民生。
当这些事务商议完毕,大殿内稍作安静。就在这时,一身金甲白袍、英姿飒爽的武将大步出列,正是赵云。他目光炯炯,神色激动,大声提议道:“陛下!四山谷一战,魏军精锐伤亡二十四五人。如今曹操可调用的兵马不过几万人,而曹魏坐拥兖、青和徐三州之地,几万兵马根本不足以守住三州,各州守备相当薄弱。此时,正是吾大新对曹魏用兵的绝佳时机!末将恳请陛下,即刻发兵曹魏,定能一举破敌!”赵云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急切,他紧握双拳,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赵云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兵部尚书李严激动地出列,满脸兴奋之色:“陛下,赵将军所言极是!如今东吴和荆汉都在先前的战事中损失惨重,自顾不暇,根本无法协助曹魏。此乃天赐良机,吾大新若此时出兵,定能大获全胜!”他挥舞着手臂,言辞激昂,眼中闪烁着渴望建功立业的光芒。
刑部尚书张松也连忙出列,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道:“陛下,一旦攻取曹魏地盘,吾大新实力必将大增,国力将达到空前强大的地步。届时,天下便只剩下长江南的东吴和荆汉,这两国仅有两州之地,又如何能与我大新帝国抗衡?此乃统一天下的绝佳契机啊!”他说得眉飞色舞,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新帝国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
田丰再次出列,神色镇定而自信:“陛下,如今国库尚有余钱,支付此番阵亡将士抚恤金后,还足以支撑三十万将士大战半年。钱粮充足,正是出兵的好时候!”他的话语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对出兵曹魏的后勤保障充满信心。
吕布大笑着出列,满脸豪情道:“陛下,出战吧!吾吕布愿为先锋,定要在战场上杀他个片甲不留,为吾大新立下头功!”他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眼神中透着一股舍吾其谁的霸气。
礼部尚书蔡邕出列,恭敬地说道:“臣附议!陛下,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可错过。”他神情庄重,言语恳切。
紧接着,工部尚书也出列,高声说道:“臣也附议!望陛下早做决断,出兵曹魏!”
满朝文武纷纷齐声高呼道:“臣等附议!”声音响彻大殿,气势恢宏,众人眼中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与期待。
罗彦见满朝文武都赞同对曹魏出战,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点头道:“好!既然众爱卿都如此支持,那便出兵曹魏。只是,该如何出兵,诸位可有良策?”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视,期待着有人能提出精妙的作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