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
如果不是因为年纪还小,他都要以为这小孩是在耍他了。
元智勉强笑了笑。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一家人抽,不用一个一个抽。”
福宝略一思索,便将自己身前的硬币向前一送。
“好吧,我全捐了!”
就好像送了一座金山似的。
元智将手中的竹筒递了过去。
福宝努力的摇着。
一个不小心,一晃就是十多个签子跑出来。
元智一愣。
福宝吓了一跳:“我不是故意的。”
“没事。”元智说完,便将签子拿了起来。
结果,一共十支签子,每一支都是最好的。
虽说抽中大奖的人会很多,可是……里面有这么多上上签吗?!
元智猛然抬起头来,脑袋磕在桌面上,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直冒星星。
他将那签筒拿起来,查看剩余的几根。
只有上、中上、中下,唯独没有上上签的。
元智望向福宝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恭敬,仿佛见到了佛祖一般。
“小施主,贫僧观你与佛教颇有缘分,不如拜贫僧为师如何?”
那名小和尚跑到后院去找师傅了。
“师傅,元智师伯应该是犯迷糊了,他将三根上上签放在了签筒中。”
这种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
元智偶尔也会拿出几根最差的签换几根更好的,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香火。
如果不是运气太差,很少有人会拿到最差的签。
一个僧人从床上爬了起来,脸上还带着睡觉的痕迹。
偏过头去,那是一张异常俊朗的脸庞,即便是光秃秃的,也丝毫不减其俊美的风采。
僧人打着哈欠:“随便吧,吵死了。”
“不过,有位小施主误打误撞,抽到了三根!”
俊和尚精神一振:“是吗?”
上上签比较沉,抽起来也比较困难。
更何况是三个?
这就意味着,这个小孩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人呢?”
“她母亲在正殿上上香,应该很快就会离开。”
俊和尚站了起来:“我过去瞧瞧。”
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能遇到一个运气好的已经很少了。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或者是穷人。
只有在生活艰难到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们才会向天上的神仙求助。
俊和尚前往找福宝,恰巧撞见拉福宝出家的元智。
李红梅被吓得不轻,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能把孩子给拐走的。
“施主,您的小孩是个有佛缘的人,去我佛宗修行,未必不能证道!”元智诚恳道。
此女福缘深厚,与她一同行善,定可得一大笔功德。
李红梅则是一脸的懊悔。
她就不应该来这里,普济寺的名气很大,所以才会选择这里。
他到底是不是出家人?
“元智,注意你的言辞!”伴随着一声充满威严的喝声传来,令得元智浑身一颤。
李红梅一转身,正好看到了俊和尚朝着她这边而来。
元智道:“主持前辈。”
“施主恕罪,小僧只是一时冲动,并无歹意。”俊和尚慈悲为怀,慈眉善目,宛如一尊佛陀下凡。
他这番话说得义正言辞,李红梅心里的那点芥蒂也就烟消云散了。
李红梅有些不好意思的挥了挥手:“方丈,我们已经上了香,也给了香火,这就走了。”
俊和尚没有开口,目光在福宝和李红梅的身上扫来扫去。
俊和尚突然笑了起来:“看来你和你的女儿很有缘分,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关系很好。”
李红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戒备之色。
“我听不懂,福宝是我怀孕十个月才怀上的,那可是我亲生的!”不等俊和尚说话,李红梅便将福宝的双耳给掩上了。
将她拥入怀中,她们急匆匆的出了普济寺。
身后,元智谦虚地问道:“方丈,您可有发现?”
俊和尚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俊和尚一个人走进了房间,他先是在桌子上坐下,想了想。
当僧人将茶水送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俊和尚一脸沉思的样子。
奇怪,平时这个时候师傅都在休息,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
这可不像是他的作风。
俊和尚突然开口:“清无。”
“师傅,您在唤我?”
俊和尚摸了摸下巴,看着那名年轻的僧人,问道:“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出门?”
清无瞪大了眼睛看着俊和尚。
“师傅,咱们这就出发吧?你要去哪里?去要饭吗?”
元智师叔跟他说,他是被人抛弃的孩子,是他的师傅在外面乞讨的。
小清无从来没有离开过普济寺。
以前他也是这么说的,但每次都被师父拒绝了。
说自己年纪轻轻,不懂人情世故,很好糊弄。
等两人穿好衣服,正要离开,元智却追了上来,大声道:“这一走要多长时间?为什么要随身携带行李?”
俊和尚瞥了一眼元智:“对了,我忘记送你一个东西了。”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物,朝元智扔了过去。
俊和尚看着元智疑惑的目光,又加了一句:“这一次,我们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看在我们是同门的份上,我给你一个机会。”
这是一只稍大些的布包,元智本打算拆开,但俊和尚让他先别拆,说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晚上拿着一盏青灯就能看到。
元智念及俊和尚的智慧,决定听从他的建议。
小清无跟着师傅离开了寺庙,在山脚下找了一辆马车,然后继续往前走。
这一路行来遇到不少人,却没有去化缘。
小清无本想询问一下自家师父身上的钱是否足够,但当着马车夫的面不能说出来,那样会惹人怀疑。
一直到了深夜,两人才在一处偏僻的小巷子里停下。
俊和尚竟然真的把这车给拍下来了,还把马夫给撵走了。
两人在车上休息,一拉开车厢门,就看到了两大筐蔬菜,一看就价值不菲。
小清无也不知道他是何时离开的。
“师傅,您送给元智师伯的那个锦囊里面装了些啥?”小清无实在憋不住了,开口问道。
眼看着天色渐暗,元智再也忍不住,趁着夜幕降临,将储物袋中的东西全部拿了出来。
元智就在烛光的照耀下,看到了最显眼的一幕。
居然是主持印玺!
想起当初,老住持突然从外面带来新来的一个小弟子,那是何等的俊美。
头发脱落后,依旧英俊潇洒。
那个时候,元智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他真的是个外行,对佛法一窍不通,对佛门也没什么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