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430荔枝

听到他这么说,长孙无忌脸都黑了,明年?

明年黄花都烂透了!那小苏哲才学了一年就这么大差距,明年他的儿女们入学还赶趟?

“贤侄,不能这几天就入学吗?”

他瞬间坐直了身子道:“那可不行!”

“舅父别误会,主要是王府现在老师太少,那五岁的小苏哲都得去兼职教书。”

“这是让那些表兄弟入学,一些基础学识跟不上,又没有老师给补课,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我这可都是为了表兄弟们考虑。”

见夜小子如此真诚,长孙无忌差点就感动哭了..个屁。

据他了解,虽然这小子有时候很大方,可陛下每次求他办事,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看来他也不能例外了。

“贤侄,你看能不能让这次参加科举的学子,给你几位表兄弟补补课,放心,我不会亏待他们,补课期间,每月俸钱三十贯我出。”

见这小子思索沉吟,长孙无忌就知道还不够。

想到李二陛下损失的数千宫女,长孙无忌继续道:

“另外陛下曾赏赐过舅父两名新罗婢,在我那也用不上,就送你了。”

“对了,还有一个乐舞团十二名女子,在舅父那一直闲着,你曲园弄的那么好,也送你。”

“我府上还有数十名姿色尚佳的婢女,我看你这偌大的王府就一个人伺候,也送你了。”

每次的沉默不回复,都换来长孙无忌的层层加码!

眼看真榨不出什么油水,王夜也不端着了。

只见他脸上瞬间变的愁苦起来,长声一叹:“唉!”

“这也就是舅父,要不这规矩真不能破。”

“这次让你为难了,舅父承你这个情,我那还有陛下赏赐的几匹好马,明天也一并给你送来,算是给侄儿的谢礼。”

长孙无忌可真是大出血了,此时新罗婢可是绝对的稀罕,每次进贡不过十余人。

若是达到美色级,一次最多两人,还是数年才有一次的。

就是因为这么稀罕,才造成的越往后,民间海盗掳掠贩卖越多的情况。

而这时候的新罗婢,若是出让,甚至能达到千贯钱财。

“明日让表兄弟们过来,我给他们安排几个学长带带。”

“好、甚好!”长孙无忌莫名的心疼了一下。

(支持这小子的瓷器,茶叶什么的还好说,最起码他得到了实物也不亏。

可这笔买卖做的,万一那几个小子不出息可就亏大了。

尤其是冲儿对夜小子还有很深的芥蒂,这得回去好好叮嘱一番,可千万珍惜为父斥巨资换来的这个不落后的机会。)

正在长孙无忌心疼之时,巧儿已经带着装盒的荔枝回到此处。

“殿下,荔枝装好了!”

“好,给我舅父带上。”笑眯眯的叮嘱巧儿,随即看向长孙无忌道:“舅父,我们一起去见我皇叔、还是?”

“陛下只让你去两仪殿议事,我就先回去了!”

长孙无忌心急回去,好叮嘱一番自己的儿子,这钱可不能白花。

“哪有时间舅父来王府做客,侄儿一定盛情款待。”

得了好处的王夜当然变得知书达理起来,客气话谁不会说。

“好,有时间一定。”

长孙无忌提着一食盒荔枝离开,走出门无奈的一笑。瞧瞧,这侄儿还是大方的。

两仪殿内,李二陛下带着自己的得力干将杜如晦,房玄龄,好好的观赏了一番王府学子的答卷。

答案堪称完美,就是汇聚起来的其他科加起来,若是真如实放榜,那舆情涛涛绝无避免的可能。

三人争论的也是这点,杜如晦同意如实放榜,房玄龄不太赞同,理由也是和李二陛下担心的一样,不止是舆论,还有王府参与科举的士子年纪太小。

总不能让五岁的孩子去当官吧?

李二陛下提出将王府学堂改为国子监,王府学子挂职国子监博士之流。

可这也不妥,先不说夜小子同不同意,天下儒生能认可?就算儒生都认可,现在国子监可不止是本朝学子,还有一堆外籍学员呢。

就王府那防贼似得态度,把国子监兼并过去夜小子都不一定肯要。

“呦,皇叔这挺热闹啊。”王夜从外面进来,远远的就听见三人争论不休。

“臭小子,还不是因为你。”李二陛下没好气道。

“齐王殿下!”老杜、房玄龄客气的跟他打声招呼。

杜如晦笑着给他解释了一番方才的争论,谁知王夜听完后反而对李二陛下笑眯眯道:

“皇叔,解决的办法不急,这么说你认可王府学子的成绩了。”

“当然,那小苏哲五岁能做到如此程度,谁敢不服!”

“那皇叔输给我的一千宫女一会我能带走吗?”

“噗!”李二陛下感觉心被狠狠扎了一刀,怎么把这茬忘了。

当时许诺夜小子若是有十名学子及第就输他一千宫女,以及往后藩国进贡侍女。

此时何止十名及第,这次参加科举的五十多名学子大概率会全部高中,尽管这里面有些是明算,明书等不太重要的科目。

“臭小子,别老想着女人,先把这事解决,一会让王德给你安排带走。”

李二陛下心痛的无法呼吸,这么送下去,宫女就真不够用了。

王夜倒不担心李二陛下赖账,这方面信誉杠杠的,说送就送,一言九鼎。

“行吧,其实几位商讨的点错了,皇叔觉着我是闲的蛋疼,让王府学子参加科举屠榜?”

“嗯????”三人一脸问号?

是啊,为什么呐?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齐王想跟陛下要个什么官职,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考中进士也不过从八九品小官做起,若是齐王开口,四五品官职都没问题。

“我之所以跟皇叔订立赌约,只是想让皇叔看清楚现在的科举弊病。”

“您是知道那些学子读了几天论语的,试问若是以王府的手段培养,这科举不是想让多少人中,就多少人中!”

“那这科举的意义是什么?选能批量产出的才子?”

这话让三人巨震!他们都不敢想若是齐王府将培养士子的方式公开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