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长安,这座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已成为世家大族的噩梦之地。往昔,他们家中的纨绔子弟们可以在大街上肆意妄为,无人敢管。然而,自从董卓的西凉军驻扎于此,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世家大族们变得愈发小心翼翼,生怕被西凉军抓住任何把柄。因为他们深知,西凉铁骑绝非之前的官府那般对他们有所纵容,甚至包庇。一旦稍有不慎,便可能面临抄家灭族的惨祸。
曾经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肆意地打压平民百姓以取乐。袁氏满门被屠戮殆尽,家中的财富也被尽数抄没,这一血腥的事件让西凉军们嗅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
相比于领取微薄的军饷,抄没一个世家的府邸所带来的财富简直是天文数字。只要将军一声令下,西凉军们便如饿虎扑食一般,将世家的府邸洗劫一空。哪怕只是一块美玉或者一件精美的饰品,都足以让他们纵情享乐好几天。
世家大族的底蕴之深厚,绝非现代人所能想象。就拿前段时间的一件事来说吧,有人竟然用金子来做电线导电!要知道,金子可是极其珍贵的金属啊!然而,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会把多余的金子送给电工,而电工则可以用这些金子打一个镯子!
当金钱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数字的时候,他们家中的各种器皿自然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普通的器具逐渐被奢华的物品所取代,这些奢华的物品不仅代表着财富,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然而,尽管这些世家大族拥有无尽的财富和物质享受,但他们内心却常常感到空虚。因为他们不缺吃喝,不缺金银,唯独缺少的是来自心灵上的满足。于是,他们只能通过炫富和欺压他人来获得那一点点的乐趣。
这就是所谓的纨绔子弟,他们仗着家大业大,根本不会去捧起那些酸涩难懂的圣贤书苦读。在他们眼中,那是只有书呆子才会去做的事情。
真正的世家子弟,基本上在少年时期就像杨修一样,什么都懂,但却因为没有家里长辈的正确指导,不懂得藏拙,总是喜欢显摆自己的才华或财富。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时可以看到西凉士卒们在巡逻。他们手持长枪,身披重甲,神情严肃,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而在王允的府邸里,此刻的王允正坐在书房中,眉头紧皱,唉声叹气。袁家的灭门惨案让他心有余悸,他不禁担心自己的王家是否也会步袁家的后尘。一个人在获得权力之后,最害怕的往往就是失去生命。
此时的朝堂之上,虽然还有不少世家对董卓心怀怨恨,视其为仇敌,但他们都选择了隐忍。尽管董卓目前尚未对他们采取行动,但他们深知,若是轻易地将这种不满表露出来,必然会引来董卓的怒火,到时候满门遭殃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李儒,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对于这些世家大族同样没有丝毫的好感。他一直认为这些世家子弟都是些纨绔子弟,只知道享乐,对国家毫无用处。然而,最近这些世家大族的纨绔们似乎都变得安分守己起来,这让李儒无从下手。但如果真的让李儒抓到了合适的时机,这位曾经焚烧洛阳的狠人绝对不会介意将那些得罪董卓的官员府邸付之一炬。
王允独自一人缓缓地走进了他府邸中的花园,这里绿树成荫,假山错落有致,池塘清澈见底,几头肥硕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嬉戏着。
然而,王允的心情却与这美丽的花园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来也奇怪,这些世家大族们似乎从未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一心只想将权力紧紧握在手中,永不松手。
与此同时,大汉的穷困地区,百姓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苦苦挣扎,甚至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而王允却可以毫不吝啬地将一些精米丢入池塘中,看着那些鱼儿争抢,以此来缓解他心中的惆怅和忧虑。
通常情况下,都是下人们负责外出采购河虾等鱼食来喂养池塘里的鱼儿。但今天,王允却特意选择了用精米来投喂,这显然是他故意为之的。他的行为就像是一个游客,随意地将面包屑丢入池塘中,让那些金鱼们争食一样。
一名身材婀娜、俏丽美艳的女孩,身着一袭淡粉色的汉式长裙,如同仙子下凡一般,轻盈地走来。她的身旁紧跟着一名侍女,两人缓缓地走到了王允的身边。
女孩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她的眼眸如秋水般清澈,微微上翘的嘴角透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她轻声问道:“义父,您为何如此惆怅呢?朝堂之上是否又有不顺之事发生?”
王允听到女孩的声音,抬起头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看着眼前这个聪慧而善解人意的女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他回答道:“蝉儿,今日没有和夫子学习琴艺吗?”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丈夫有德而不见其德,方为大才;女子有才而不露其才,方为大德。
貂蝉正是这样一个有才的女子,但她却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这种低调谦逊的品质深得王允的赞赏。
王允雇佣夫子教导貂蝉琴艺,并非是想让她在府邸中成为一个花瓶,而是希望她能够有所学、有所长,不至于虚度光阴。而貂蝉也明白义父的用心良苦,她用心学习琴艺,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才艺。
貂蝉也不恼怒王允顾左右而言他的话语,轻声回答道:“义父,夫子今日休沐,蝉儿这才想要四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