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季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让季宇宁听出点儿意思了。

搞文学的嘛,别人一句话他就可以听出前言后语了。也就是这句话的前后音儿。

李季这句话,说明此前有人说季宇宁觉悟不高,而且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底下向李季反映的,这个人还肯定是老同志。

李季这段时间一直是在作协主持日常工作,弄不好,不是一个人向他反映季宇宁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估计就是诸如经常翘会,好几次会议,都是请假不来了,还有像什么作协组织去南疆,他也是自己活动,不跟大家一起行动。反正是能挑的错,都会给你挑出来。

这叫什么?这就叫枪打出头鸟。

季宇宁觉得他去年恐怕是太显眼了。又是在国际上获那个双奖,又是领导接见。国内差不多所有报刊杂志都在刊登关于他那篇《高山下的花环》的文章,国内的纸都用在他头上了。

以后弄不好,反映他问题的会越来越多,都是冠冕堂皇的。

季宇宁现在觉得他现在早点儿出去还是对的。

躲远点儿,枪打出头鸟,就打不着他了。

弄不好,他出去以后,原来说他不是的那些人,反而会全都说他的好话了。

这就叫远则香,近则臭。

下午回到家,一进门,季宇宁就看见客厅里堆了满地的东西。

“宁宁啊,这差不多都是你的东西。

这是下午汪厂长他们北影厂送来的过节的年货。这么老多啊。还有去年那个岭南的甜橙呢。

这点儿是你们单位发的年货,还是你们单位特地开车给你送过来的。

这是从上影厂寄来的一大箱子,有一只金华火腿,还有你看梅干菜,笋干,海米这些,还有鱼鲞,这个好。

还有这是你们大华电影院的,叫赵建国的送的东西,又拎来了两只老母鸡。他和他妹妹俩人来的。”

“下午你英叔一家也过来了,说来提前拜个年,又送了点儿年货。

老英瞅见了这么一堆东西,说小宁当领导了,级别高了,以后年货也不用自己拿了,都是单位给送家里了。”

季宇宁还原打算明天,也就是腊月29这天,赶紧去拿年货,去送年礼。没想到年货不用他拿了,人家都给他送到家了。

不过他一想也就释然了,去年的第4次文代会之后,他现在是文联的全委委员,又是五协理事,他这个级别基本上可以到局级待遇了,弄不好还是正局级待遇呢。

因为在未来的京城市文联以及作协等协会的选举中,他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那些分会的副主席这个级别了。京城市作协的副主席的级别就是局级或者副局级。

所以他们单位直接把年货给他送到家,这也就很正常了。

这个年代是级别决定待遇。

而且今年他还收到了不少从外地寄来的年货。

他看到上影厂的年货,好像是徐厂长,还有谢晋送的。

这应当是徐厂长他们感谢季宇宁去年给上影的本子,关键的是季宇宁把他那部《高山下的花环》给上影厂拍了。

2月14日,腊月二十九。

一早,贺建军开着那辆北汽吉普212就过来了。

今天季宇宁要借他这个车去送年礼,因为从去年年底开始对高级干部的待遇做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各级干部要严格遵守,所以季宇宁今天也不好开着老爹那辆红旗车去送年礼。

一般京城人讲究送年礼,是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七这几天比较合适,一般腊月28号以后,就不再送年礼了,但是季宇宁没办法,谁让他开会一直开到腊月28号呢。

如果今天腊月29号这天再不送年礼,大年三十可就没法送了。

他今年过节前要送年礼的地方,比去年还多了。从贺叔秦姨家,北影厂的汪厂长和两位谢导,还有中央乐团金老师家,还有京城大学东大地李主任家,再送到他丈母娘家,朱琳的外公外婆家,整整转了一大圈,送完礼都已经下午了。

他到北影厂汪厂长家的时候,送的年礼中,还有一个电影剧本《知音》,他去年答应老汪同志的剧本已经写完了。

汪厂长见到这样的年礼,当时就大喜过望。

2月15日,大年三十。

季宇宁这天就不外出了,一起在家准备年夜饭。

下午的时候,季宇宁从楼下的报箱里拿到了今天刚刚复刊的《京城晚报》。

《京城晚报》已经停刊了14年,复刊的这一天,居然选在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

这个时候《京城晚报》还是四版,四开一张。每个版面篇幅,是那种小张的,不像《京城日报》那样大的版面。

复刊号之前,《京城晚报》还出过三次试刊,所以季宇宁知道复刊的日期,这是他们家自己订的一份报纸。

2月16日,初一。

一大早,刚吃完早饭,贺叔秦姨一大家子,一共七口人就到了。6个大人加一个小人。

他们两家基本上也不分彼此,之所以早到,就是初一这天要有11个人一块过年,所以要早点来一块儿准备中午的大餐 。

贺莲莲小朋友一进门,就奶声奶气的到处拜年。这就是要红包来了。

小丫头还是朝天辫儿,穿着一身红小袄,一身的喜庆。这小丫头的名字起得不错,就是拜年的名字。

中午,季宇宁抖擞精神,他又做了一个四四打底,十六个菜。而且这16个菜,最小的也是7寸盘。

“宁宁和建军今年是本命年,你们两个都是属猴的,都是猴小子,从小一起淘气。

今年过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个红色的吉祥结。

这一年就会如意平安。”

饭桌上,秦姨拿出来两个红色的吉祥结,给了季宇宁与贺建军一人一个。这是秦姨特地给这两个过本命年的儿子的。

秦姨是北方人,所以有这个习惯。

京城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也就是说,本命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

每到本命年时,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红腰带,俗称“扎红”。当然也有送红色的吉祥带吉祥结的风俗。

前世季宇宁也听过一些关于本命年的讲究,比如说本命年不宜结婚生子,不宜远行,不宜创业。

可惜,季宇宁要在他这个本命年里,不仅要生子,而且还将远行,还是要跨过太平洋的远行。

远行是为了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