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90章 再攻显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姜筠带人行走陇西的时候。

马奉这个曾经带领着几千骑兵在敌人后方纵横的人,此时正像一个学生一样在疯狂的跟着杨稷学习骑兵战术。

分队冲击,协同穿插,迂回包抄。

是骑兵最惯用的战术。

这些东西马奉也知道,平时也会用,

可跟杨稷麾下的那些骑兵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相比之下,马奉和他的部下顶多就算会骑马。

不过这也不能怪马奉,毕竟在进入天水之前,整个大汉连一支像样的骑兵都没有。

华水边上区区数百人的折损,都让马奉恨不得以死谢罪,足以见得大汉骑兵之宝贵。

更别说用这些骑兵搞什么战术了。

而杨稷不同,他们这群人可是在北边和外族,司马攸以及司马炎搏杀了好几年。

最终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虽然不敢说个个都是精锐 ,但一般的魏国骑兵跟他们完全没法比。

更别说马奉麾下这群新兵蛋子。

从杨稷跟着姜维到达显亲之后,便被安排去袭扰敌人的后路。

这对杨稷来说,简直熟的不能再熟。

他在北边这好几年的时间,干的就是这么活。

杨稷瞬间就来到属于他的舒适区。

当然,同时还得肩负起替大汉训练骑兵的重任。

毕竟从羌人手里缴获的那批战马也不能扔在那里。

就这样,杨稷带着那劫后余生的万余骑兵以及马奉麾下新编的骑兵。

又拉起一支将近两万人的队伍,对敌人的后方进行无情的袭扰。

数度切断广魏送往显亲的运输路线,让负责显亲兵马后勤的张瑞几度发兵出击。

然而张瑞的出击注定是无功而返。

早就跟着关彝熟练运用十六字战法的杨稷,遇到小股魏军直接吃掉,大股兵马则远遁之。

根本就不跟魏军多纠缠。

让张瑞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显亲,一场场残酷的攻城战正在昼夜不停的上演。

随着大汉整体战略的改变,显亲成了一颗不得不拔掉的钉子。

这一改变,立刻让镇守显亲的高诞和杜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杜白,自诩出身京兆杜氏,整个长安除了钟会和自家叔父杜预之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而姜维长时间对显亲的围困,以及在烧掉大部分御寒物资的情况下依然没能拿下显亲。

让杜白对这个曾经的魏将,如今的蜀汉大将军很是看不起。

我大魏区区一功曹郎中,都能在蜀汉当大将军。

可见蜀汉不过凭借一时侥幸之功才走到今日罢了,真论实力哪里能跟大魏相提并论。

只要能坚持守住,就有办法!

然而这个想法随着姜维对显亲的正式进攻而烟消云散。

直到这一刻,杜白才知道洛阳那一帮人究竟有多蠢。

这样的人才居然被埋没在天水这个地方,最后被诸葛亮给搜罗走。

如今摇身一变,变成了大魏的劲敌。

从姜维开始正式进攻显亲到现在,不过区区十来天的时间。

但已经攻上显亲城头多达十几次。

平均一天就有一次多。

而每一次都是高诞带着将士们用命把敌人打退。

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命。

城中守军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被急剧消耗。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后路已经隐隐有被切断的架势。

一股惶恐不安的气氛慢慢的在城中蔓延。

“不准退!”

“继续擂鼓,命令后军压上去!”

此时的显亲城头,刚刚爬上去的汉军被再一次的推下来。

谁都能看出来,距离拿下显亲就差一口气,但这一口气就是顶不上去。

城中的敌人实在是太顽强了。

而姜维每一次都会在这个时候让士兵们下来休整,然后继续攻城。

但这一次,姜维不打算再退了。

攻城战没有取巧的地方,只能硬打,拼的就是谁先顶不住。

杨稷在敌人后方袭扰,姜维相信他肯定能取得一些成果。

自己这十几天的轮战,在消耗敌人精力的同时,也是在故意给敌人制造一种错觉。

那就是每每战事失利,便会撤下来修整。

出其不意的来一下,说不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姜维的一声令下。

一支汉军士兵再次从营地当中杀出,继续朝显亲进攻。

此举果然让城上已经习惯了汉军进攻节奏的魏军乱了手脚。

但是很快,就有一支魏军兵马出现在城头。

代替之前那支魏军,顶住了汉军的进攻压力。

姜维能想到的计策,高诞和杜白同样也想到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预留了一支兵马在城中,防的就是姜维这一手。

姜维见状倒也不意外,若是没有两把刷子,魏军凭什么扛住自己 这么久的进攻。

又是一阵厮杀后,姜维才鸣金收兵。

而这一次试探,姜维也知道了城中魏军的真正实力。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后续的力量了。

“敌人守势已疲。”

“今日城上这支兵马,多半就是他们最后的力量了。”

军帐之中,姜维端坐在最上方,对着一众麾下说道。

“既然大将军说敌势已颓,那必然就是敌势已颓。”

“看来咱们夺取显亲指日可待!”

杜栩听到姜维的话后,立刻激动出声。

廖文他们前往陇西的时候,杜栩和吴明并没有去,而是留在姜维帐下效命。

杜栩话音落下,姜维摇头道:

“不是指日可待,而是明日一战,必须拿下显亲!”

吴明也点头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拿下显亲才能夺取天水全境,陛下之谋划才能得以实现。”

其余众人皆出声附和的同时,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一个显亲已经拖了大汉北伐脚步太长时间,再不拿下的话。

大军锐气就要受损,这显然不是众人想看到的。

姜维看着帐中众人的反应,心中颇感欣慰。

这些人里面有大汉的二代三代将门子弟。

也有从军中优选出来的士兵,更有普通人家的子弟。

但现在,他们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大汉讲武堂学子!

当初陛下创立讲武堂,替大汉培养军事人才。

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这些人在经历过实战之后,必然能够成长为大汉的中坚力量。

有他们在,大汉就不用担心后继无力。

大汉的未来,他们会替陛下支撑住的!

想到这里,姜维肃声道:

“听令!”

原本还在说话的众人闻言纷纷起身。

“明日五更造饭,天亮之时开始攻城。”

“务必一战定显亲!”

众人闻言纷纷抱拳:

“末将领命!”

话毕,姜维摆了摆手:

“散了吧,你们都下去好好准备!”

众人闻言一个个离开大帐。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姜维举起油灯小心的靠近挂在墙上的舆图。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移到了扶风郡,五丈原。

那是丞相最后一次北望长安的地方。

从陛下的军事规划上来看,陛下的想法跟丞相虽有类似,但终归是不同的。

当初丞相虽然也有拿下凉州,以补足大汉缺骑兵这个短板的举动,但最终目标还是直取长安。

然后从长安以点及面,借着大汉尚未完全消散的影响力,夺取雍凉二州,然后俯瞰洛阳。

而陛下的打算却是截然相反,他是准备每一步都走的扎扎实实。

把所有占领的魏国的土地和人口,全都转化成大汉的土地和人口。

然后一点点的蚕食魏国。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如今的大汉在北方,已经可以说完全没有影响力。

若是不能采用稳扎稳打的做法,一旦战事失利,已经占领的土地多半会再次倒向魏国。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略显焦躁的心情。

“丞相,请你再给陛下一些时间。”

“他一定会带着我们重临长安的!”

姜维看着五丈原那三个字,喃喃的说道。

与此同时,显亲城中。

高诞和杜白相对而坐,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十分凝重。

今天白天的进攻,姜维突如其来的一次增兵。

很明显就是一次试探,而姜维要试探的,就是城中还有多少后备力量。

这是一个阳谋,摆明了就是告诉城中守军。

要么立刻被攻破城池,要么赶紧把后备力量拉上来。

二人根本没有选择,只能把那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后备力量提前拉出来。

而这,也意味着显亲对于姜维来说,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后方粮草已经延误多日。”

“若是所料不假,多半是被蜀军给截断了。”

“显亲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接下来怎么办?”

高诞满面愁容的说道。

虽说此时陇西郡已经乱成一锅粥。

坚守显亲的意义已经不大。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高诞真的不想放弃显亲。

因为放弃显亲就意味着放弃陇西四郡。

最了不起能守下来一个广魏,可是只有一个广魏在,根本无法对蜀军建立有效的防线。

丢了陇西四郡,凉州自不必说,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蜀汉本就擅长步战,唯一的短板就是骑兵。

若是再有凉州军马把骑兵这个短板补上。

那蜀军最后的缺点也被完美解决。

大魏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了。

可若是固守显亲,留给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

高诞觉得自己还没有到为国捐躯的地步,他还不想死。

听到高诞的话,杜白已经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其实不用高诞说,杜白就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

底牌之所以叫底牌,就是因为可以让人捉摸不透。

现在底牌被姜维逼的不得不亮出来,显亲在姜维眼里已经是透明的了。

“既食君禄,便解君忧。”

“我等蒙秦王看中,被委以重任。”

“若是就这么轻易丢了陇西四郡。”

“回去怕不好跟秦王交待。”

杜白开口说道。

高诞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但最终还是颓然一叹。

是啊,秦王征调长安附近所有的兵马交到自己的手上。

若是就这么退回去,怎么跟秦王交待!

“不过若是事不可为,那也不是你我二人的责任。”

“只能说蜀贼势大,非你我二人所能抗衡。”

“可退守广魏,让秦王再遣人前来退敌!”

杜白接着说道。

高诞和杜白都是世家子。

对于他们来说,打了败仗是不用担责任的。

只需要把担子一丢,自然会有人出来收拾局面。

唯一的后果就是名声会受损,连带着将来出仕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杜白这种有追求的世家子来说,轻易不会这么做。

但和自己的性命比起来,些许名声的折损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运气好后面派来的人再吃败仗,自己的名声甚至都不会折损。

而且也不能败的太难看,像司马楙那种丢了定军山就直接一路逃到幽州的做法。

简直是丢尽了世家子的脸。

“明玉所言极是,守还是要守的!”

既然话已经说明,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

定下基调之后,二人便开始准备明天的防守,那必然会是一场恶仗。

这一夜,很多人都紧张的没有睡觉。

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汉军营地里就传出来阵阵鼓声和号角声。

这鼓声和号角声对于汉军来说,是激励士气的法宝。

但是对于城上的魏军来说,却是催命符。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试探。

战争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白热化。

云梯毫无阻碍的越过早就已经被填平的鸿沟,朝着显亲城墙奔去。

城上魏军见状,立刻开始向城下射箭。

汉军士兵早有防备,盾牌把周身护的严严实实的同时,也替那些正在推着云梯前进的同袍挡住箭矢。

偶尔有流矢穿过缝隙射中正在推车的士兵,立刻就有人补上他的缺口。

没一会儿,云梯就顺利的搭上了城墙,也意味着最残酷的攻城战就要开始了。

汉军士兵顺着云梯朝城墙攀爬,身后的袍泽射箭掩护他们。

魏军士兵用弓箭进行反击,其余人手握长枪严阵以待。

从城上明显增多的守备力量来看,魏军也打算孤注一掷了。

当汉军进入长枪的攻击范围之后,魏军士兵毫不犹豫的把手中长枪捅出去。

伴随着一声惨叫响起,攻城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