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 > 第416章 再买一个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管梁局长怎么说,压价还是必须的!

“朱老板,你这个厂还有没有便宜点?”黄星熠切入正题。

“黄总,这已经很便宜了。还有近十万吨的有机肥,你要是卖出去,估计都赚回不少钱。”

“呵呵,要是这样的话,那朱老板你把这些有机肥给清盘了,我只买你这块地皮,那你看这块地皮要多少钱?”

梁局长在一边憋着笑。他们刚刚才谈到这个问题,没想到黄星熠更加直接。

朱老板尴尬地笑一笑,他知道不做点让步,这生意的确是没得谈。要是让人家开价,估计自己更受不了。

“要不这样吧,2800万不能再少了。”

这也是他的底线了,这块地花了1600万,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不少。

但也有一次收入,比如卖出去的一些有机肥的收入,政府补贴。

这些一平衡,多少还有点小赚的。

黄星熠没有当场答应。

“朱老板,容我考虑几天。到时候,我答复你。”

“好,黄老板真的想要就尽快答复吧。反正我现在也急于出手,有遇到合适的我也不等你。”

“可以,做生意嘛,你情我愿,你有更好的价格我也替你高兴。”

黄星熠和梁局长告别了朱老板,开着车又回了农业农村局。

两人就在机关单位吃了一顿简餐,黄星熠还是第一次吃到公家食堂的饭菜。

还不错,味道跟他们农场的半斤八两。不过这菜品就丰盛多了。

吃完饭,两人又在办公室就此事情做了一个推心置腹的详谈。

梁局长把这个厂的相关资料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同时把县里面这个厨余垃圾回收政策详细地解说了一下。

总之,就是想游说黄星熠接下这个摊子。

眼看十月份合同就到期,没两个月了。一旦有机会停止运转,这些厨余垃圾就会堆积成山。

在过去的几个月,整个县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单位接收。招商引资也是来不及的了。

目前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让人接手这个有机肥厂。证照齐全,接手就能接着处理这些厨余垃圾。

“梁局长,说实在的,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2800万买了也不亏,朱老板应该多少有点挣了,三方都得益。

但我现在就怕他那边有隐藏的债务,我接手之后会很麻烦。”

“放心吧,这两天我就让人帮你查一查。

你最好找个财务公司到时去对接一下,把这相关的东西看一看。

咱们两边都没问题,再签这个转让合同。

“好,那我就等梁局长的好消息。

如果你这边确定没问题,我就让我的财务公司去对接查账,没有问题我就接手了。”

得到了黄星熠肯定的答复,杨局长的心瞬间都开了花,妥妥的政绩就要落在他头上了,怎么样都要牢牢抓住。

黄星熠回去了,梁局长都马不停蹄地向上申请查有机肥厂的账。事关一个县厨余垃圾的正常运转,相信有关部门会及时处理。

正所谓蛇有蛇路,猫有猫路,体制内的想查一个企业有没有外账简直不要太容易。

就两天时间,县里的所有金融机构都没查到有机肥厂的欠债记录。

至少以有机肥厂的名义是没有债务的,如果是去借私人的,或者是高利贷这可就不好说了。

不管怎么样,至少到目前为止,有机肥厂的账户上没有过大额资金的进出。

黄星熠得到梁局长的信息后也松了一口气。没有外债,用2,800万买下这个有机肥厂对他来说也是个天大的利好。

再次来到财务公司,冯雨轩又被震惊到了!

短短两年,经她手第四次为黄星熠办理公司。

确定财务公司愿意接受查账,黄星熠立刻跟梁局长约个时间,再次到有机肥厂。

都到查账这一步了,朱老板也非常的配合,只要这步不出问题,他相信这个烫手山芋很快就要从自己的手中交出去。

正如朱老板所说,都没怎么经营,所以这账本也很简单,财务公司两天就把这个事情给查清楚了。

8月10日,在梁局长的见证下,双方进行了签约,星熠农场以2,800万的金额购买占地2000亩的有机肥厂,包括那里面堆积的近10万吨的有机肥。

8月10日之前的债务由原来有机肥厂进行清算,8月10日后有机化肥厂更改为星熠有机肥厂。

协议签订,黄星熠立刻转账给朱老板,至此黄星熠又多了2000亩地。

朱老板也很爽快地结清了8月10日之前的厨余垃圾费用。

黄星熠私人口袋的钱又一次清盘,不过他把钱转进星熠农场是以股东借款的形式。

也就是说将来农场有钱了,得先还了他这2,800万。

接下来又有的忙了。公司更改法人代表,变更名称等相关的事情,全权就交给财务公司去做了。

黄星熠跟着梁局长去认识一下垃圾回收厂的相关人员,做好这交接工作。认识一下相关部门的领导,又花了几天时间。

忙完了这些人情世故上的事情,黄星熠立刻投入到有机肥厂的建设中。

有机肥料是现成的,1000多亩地的山岭,杂草遍地,派人收割这些杂草,粉碎掺在有机肥中。

黄星熠把农场所有的农用挖掘机通通调到有机肥厂。

他要大干特干,把这近10万吨的有机肥全部用来培养蚯蚓。

接下来这几个月估计都是挖掘泥土和有机肥按照比例掺和起来,再进行一次发酵。

黄星熠打算至少要削平一座山,这蚯蚓培养的面积不会少于500亩,泥土的厚度至少一米,有机肥能用掉多少算多少。

同时还要在另外一个山头开辟出来一块空地。新运进来的厨余垃圾直接进行堆肥。

投入这么大,必须增加收入,泥土在发酵的过程中也可以栽种一些经济作物的。

山坳有水,把农场以前闲置的抽水机拿过来用,暂时还能满足这边的需求。

原来的员工,黄星熠全盘接收了,现在让他们播种秋黄瓜,平整好一块地就种一块地,一直种到8月底。

9月份之后就开始播种油菜,生菜等经济作物,这些生长快,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这里的种植面积很大,每天可以拉那么几车到邕城进行批发。

就算是薄利多销,也能赚回不少的钱,至少够员工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