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口,王百玄还在盯着笔走龙蛇的牌匾看。
就听耳边传来高兴的爽朗笑声。
“百玄兄!”
人未至,声先到。
王百玄扭头看去,就见一年轻男子快步从书院内走出。
“今早喜鹊就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果然是有喜事临门啊!”
王百玄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李从南了,他身上那股“纨绔”子弟的气息消失,多了几分文人的书卷气。
“好久不见,李兄。”
二人没有生分的抬手行礼,而是来了个熊抱。
松开后,二人相视一笑。
李从南算是王百玄在川宝镇结识的第一个好友。
这小子最初像个纨绔子弟,追着要买玄姬,本性不坏,只是爱玩。
“啧啧,这么久不见,百玄兄是越发帅气了啊。”李从南笑着,上下打量。
“哎,李兄,被你迷倒的大家闺秀更多吧。”
此话一出,二人都大笑了起来。
“行了行了,咱俩就不要相互吹捧了。”李从南哈哈笑着。
“走,百玄兄,我们下山去好好喝几杯。”李从南道。
“听说书院正在进行招生考核,你这直接走......”
没等王百玄说完,李从南打断他,搂着他的肩膀,边走边说:“没事没事,不该我负责,咱兄弟俩这么久没见,下山喝个酒怎么了,我看谁敢说。”
“李兄风采不减当年啊。”王百玄很给面子的捧道。
“哈哈哈,不说这些,不说这些,百玄兄咱先走着,边走边说......”
才上山的王百玄就被李从南拉着下山。
六阳镇到六阳书院的这条山路也不长,对于王百玄和李从南他们这种有修为在身的人来说,也就聊两句天的功夫。
六阳客栈。
俩人对立而坐。
边喝酒边聊着这么长时间来各自的事情。
在李从南眼中,过去也有几年了,王百玄好似没有变化一样。
唯一给他的感觉就是,王百玄身上那种云淡风轻的味道更重了。
和他相处起来让人如沐春风般,很舒服,很惬意,就连心情都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而李从南给王百玄的感觉呢,比曾经多了几分稳重,身上的书卷气息也浓郁了很多,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读书人。
二人聊着各自这几年的日子。
王百玄收了几个徒弟,在镇外的道观上一天过得很是悠闲。
李从南在六阳书院天天读书,学习圣人经典。
他说,有段时间学得他人都傻了,一天到晚就是之乎者也,脑子里浆糊一片,浑浑噩噩的。
后来随着讲师给他开小灶,这种情况才好了很多。
这几年李从南也算是小有成就,顺利迈入了大学士之境。
他最开始其实并不喜欢读书,要不是家里的老爷子强行把他送进了六阳书院,告诉他如果没有学成点什么,这辈子都待在六阳书院的话,他也不会主动去学。
其实李从南的天赋也不差,只是心思不在这上面。
在老爷子的强压下,看的书多了,渐渐也就多了几分兴趣。
依他的天赋而言,这辈子迈入大儒境还是有希望的。
说着说着,李从南说起了书院的事情。
他说,本以为书院是个纯粹的地方,大家谈论的都是学术上的东西,后来才知道,他娘的都是扯淡!
里面的复杂程度丝毫不比江湖的水浅。
原本他以为读书人都是明理的,读的都是圣贤书。
可多待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什么叫明枪暗箭,里面的纷争丝毫不比江湖少。
各种学派山头并立,门阀气息格外严重。
如果不是有他家老爷子的关系的话,他在里面也会过得非常困难。
说着,李从南一口饮尽杯中酒,叹息道:“百玄兄,老实说我反倒是羡慕你的日子,每日悠闲,不问世事,你是不知道最开始我在里面被某些小人弄得心烦意乱。”
“要是没有老爷子压着,我他娘的早就走了。”
李从南苦着一张脸,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饮尽。
在里面,李从南压根就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最开始他是有交心朋友的,后来被对方背刺,李从南才知晓什么叫人心的险恶。
自那以后,他有什么事情都是藏在心里。
现在再见昔日好友,终于可以畅快的吐露心声。
王百玄不清楚六阳书院的内部情况,不过他也没有感到特别意外。
有句话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倒不能说全对,可也有一定的道理。
读书人的心眼子是最多,最脏的。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
读书人喜欢搞门阀、山头、派系,这似乎像传统一样,也就只有深受荼毒的人才知晓其中的危害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一句亘古真理。
“嗨,不聊这些不开心的了。”李从南摆手。
他的话题跨度跳跃很大,他语调一转,“哎,对了百玄兄,你知不知道范家被灭的事情。”
说罢,他没等王百玄回答就凑近小声说道:“我给你说,听说范家居然勾结蛮子,这件事被苏武军查了出来,当即就引得上面的人震怒。”
“你是不知道啊,当范家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气得吐血昏迷了过去,醒来后直呼愧对官家,生了个逆子。”
“他为给范氏赎罪,竟然自断经脉而亡!”
说到这里,李从南满眼唏嘘,感慨摇头:“谁能想到,当初追随镇南侯南下杀蛮的将军,后人居然会和蛮子勾结,堂堂抗蛮英雄最后竟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一手建立的范家也毁于一旦。”
范老爷子自裁这件事王百玄倒不清楚,一时间也颇有几分感慨。
别的不说,光是追随镇南侯南下这一件事,就足够他范家吃几代人。
天南府这片土地有他范家流的血。
只能说世事无常,谁能又能想到呢。
当真令人感慨、唏嘘......
李从南是李家人,王百玄并未具体去了解过李家的权势。
但李家老爷子关系能通到六阳书院这种地方,恐怕不比范家差。
喝了不少酒的李从南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各种事情都向王百玄吐露。
江湖上的事情,书院的事情,以及某些寻常人接触不到的事情。
一时间听得王百玄津津有味。
他一每日蜗居在道观过着悠闲日子的人,从没有渠道去得知这些消息。
随着李从南的吐露,王百玄才知道自己在道观待着培养徒弟,外界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倒不说大宋内忧外患,但是内外都不太平啊。
外有妖族入侵,内有遍地邪祟作乱。
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
......
(好久没求小礼物了,兄弟们来点小礼物呗,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