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完,沈仙佑感觉自己还是太温柔了。
“谁再说一句‘天子不可冒险于万一’的类似言语,朕就让他绑着自爆法器冲进万牢山。”
如果说沈仙佑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君主,他是没资格说这句话的。
但他并不是。
用的还不是军队,还是直属皇城体系的玉京卫,也就是他当初在玉京峡中养的那批蛇妖。
而且,还要亲自携带一条真龙。
此事已然在兵部衙门形成决议。
韩璃带着些许无奈开口道:“既然陛下愿意御驾亲征,那么文武百官自当遵从,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求陛下在战场上要把自己当回事。”
忠言必然逆耳。
沈仙佑语气放软:“知道了。”
对北靖的灭国之战时,他还不是皇帝,甚至在朝廷某些势力的掣肘下都做到了大局胜利。
现在,再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若是啃不动万牢山这块硬骨头,责任绝不在陛下头上,而是在朝中的文武百官身上。
议事期间,朱、韩二人吵得不可开交,但事后在协调后倾上,仿若心有灵犀。
一天半的时间里,就将后勤准备好了。
如今的玉京卫,已经不是单纯的蛇妖,而是妖修。
就算放在妖族之中,都是属于主力中的主力。
某些臣子对此在暗地里还是有些异议,他们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时今日尚且能听陛下的调遣,日后也有可能会对大玄产生威胁。
韩璃当即进行驳斥。
“三千营和五军营的前身,还是北原投降过来的异族人,他们为大玄立下多少战功,难道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告诉吏部!以后谁再敢说这种祸乱人心的话,直接革职!各级衙门终生不得录用!”
御驾亲征前夕说这种话,不是祸乱人心是什么?
在这种关键战事上,其实不管用任何解法,都是亲征为最优解。
内部风声渐渐平息,武勋集团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那些宗门势力和武道势力,与朝廷处在一个化敌为友的过程。
真正能打的,只有沈仙佑。
在三月二十一这天的朝会,散朝之际,沈仙佑看出了臣子们的担忧。
“诸位勿忧。”
“太祖皇帝打下的是大玄江山,而朕,打下的将是大玄天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付出代价和承受风险,朕乃吉人,吉人自有仙佑!”
沈仙佑说这番话,不止是在抚平臣子们的担忧,也是在安慰自己。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臣子中那些祥武一朝的经历者们,似乎也有一些感同身受。
皇室大批的资源,都在供养先太子一脉和藩王们了,而当今圣上作为先帝最小的儿子,好的东西与他们相比,其实没占到多少,他所拥有的好东西,都是自己一拳一剑拼来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那就是先帝会理解他,也会支持他,没留下什么烂摊子,仅此而已了。
就在此时,化龙池中的震动,连带着整座皇城一直在震动。
沈仙佑走出宫殿,看向化龙池出口。
一条火龙猛然探出龙首,实际上它还有半截没有完全化龙的蛟身还待在化龙池中,待到真正完整化龙的一瞬,仿若冲破桎梏,直冲云霄。
而沈仙佑身上的这件龙袍,因此出现了第三道真龙纹路。
今日午时,钦天监进行测算,是个大好的金戈吉时,也是吕惜月亲自推算出来的。
宜杀伐,忌变化。
玉京卫三千六百妖修,皆以在云京城外整备,随着沈仙佑盘坐在那条火虹真龙在头顶掠过后,玉京妖修陆续现出本象,并不依照以往的行军方式,而是依靠各自特性,从山川江湖中快速遁行。
沈仙佑在养成它们的时候,还意外发现了它们的一个潜质。
随着修为境界的不断提高,它们无需借用其他方法,就能让自身蜕变成腾蛇,而大多是在炼神阶段过后出现的。
如果是以腾蛇化龙,要比白清寒她们更加轻松。
红月对此也是大吃一惊。
“陛下,也就是说,玉京峡的那批蛇妖还带着腾蛇血脉?”
“大概是这样的。”
腾蛇和蛇虽说都是蛇,但前者是龙族的分支血脉,如果与血脉论地位,那就与水蛟不相上下了,不过比不上有了龙相的蛟,可却比蛟龙更加容易化龙。
沈仙佑此刻反而不担心战事,而是担心自家白仙姐姐肚子里的那货。
“诶,红月,你说你家主子会不会生出一个龙不像龙,人不像人的货?”
红月苦笑道:“陛下,您这话说的……但应该不可能,血脉的纯正都是一代弱于一代,而陛下的这条血脉却是一代强于一代,我感觉是不会出现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情况。”
“那就借你吉言。”
“陛下,奴婢能和你商量个事吗?”
“说呗。”
“如果……如果帝君的血脉很纯正,我也不想浪费掉如今我自己的真龙血脉。”
沈仙佑脸色一黑:“你们都把我当种猪了是吧?”
“不不不,奴婢没这个意思……”
“看我心情,也看你这次能不能陪着朕打好万牢山之战。”
一个人对上那么多地仙,想想都有点吃力,而最完美状态下的真龙红月在身边,情况或许会大不一样。
不求横推,但求无敌!
沈仙佑本就没想遮掩进攻的表象,南乾方面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陷入了一度的手足无措。
许魄在正面不断大肆进攻,而南乾要想顾住两头,就得请动那些地仙出手。
他们也没其他选择。
策动大玄内乱失败,就只能在战场上分个高低了,在确定沈仙佑会去往万牢山后,他们便和南乾国师杨望山商议,尽可能地将主力调往正面,阻挡许魄的攻势。
万牢山一线,只能由地仙阻挡,而五雷道脉对此战却是充斥着信心,还从东胜神洲叫来了不少帮手。
这也导致万牢山之役彻底演变成皇朝势力与宗门势力的较量!
而沈仙佑在亲自来到万牢山外围时,看着密密麻麻的千丈高峰,犹如牢房中的一根根牢柱,给人的感觉十分压抑,而且只能依靠一条狭长的峡谷进行南北往来,两侧都是被密林掩盖的山体。
沈仙佑审视着地势,同时吩咐道:“红月,放火烧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