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炙热的烈日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让人头昏脑胀。七月初三的京城,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酷暑难耐。
荣国府里,一片奢华的消暑景象。
荣禧堂中,贾母正靠在软榻上,身旁的丫鬟们手持团扇,有节奏地扇着风。
桌上摆放着晶莹剔透的冰块,丝丝凉气弥漫开来。王熙凤身着轻薄的纱衣,摇曳生姿地走上前来,笑着说道:“老祖宗,今日厨房新做了冰镇酸梅汤,酸甜可口,最是消暑,我这就给您盛来。”
贾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还是凤丫头想得周到,快些端来,让我尝尝。”
不一会儿,王熙凤便端着一碗酸梅汤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贾母:“老祖宗,您尝尝,这味道可地道了。”贾母轻抿一口,赞道:“嗯,不错不错,酸酸甜甜,暑气都消了几分。”此时,马上二十一岁贾宝玉也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嚷着:“老祖宗,热死我啦,我也要喝酸梅汤!”
贾母笑着打趣道:“你这猴儿,就知道吃,快坐下来喝。”
贾宝玉一屁股坐下,端起碗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喝完还砸吧砸吧嘴:“这酸梅汤真是解渴又消暑,要是天天能喝就好了。”
王熙凤在旁边,心里一阵恶寒,哪有一百八十斤的猴儿,这个年纪还这样,真让人受不了。
……
而在京城的普通百姓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狭窄的街道上,尘土飞扬,烈日下,百姓们汗流浃背。
李老汉一家正围坐在破旧的院子里,院子中间放着一盆水。
李老汉拿起一块湿布,浸湿后擦了擦脸,叹了口气说:“这天儿热得实在受不了啦,也没钱买冰,只能用这水降降温。”
他的儿子小李皱着眉头,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浇在自己身上,说道:“爹,这水也只能解一时之渴,根本降不了多少温啊。”
这时,邻居王大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说道:“我刚去打听了,前面街口有个好心人在施绿豆粥,还能领一碗凉水,咱们也去看看。”
李老汉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那咱也去凑凑热闹,说不定能解解暑。”于是,一家人便拖着疲惫的身躯,朝着街口走去。
街口处,人群熙熙攘攘,大家排着队领取绿豆粥和凉水。
李老汉一家好不容易领到了一碗凉水,小李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这凉水虽然比不上酸梅汤,但也能让我舒服不少。”
李老汉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老百姓能有这一口凉水就不错了,哪能跟那些达官贵人比啊!”
太阳依旧高悬在天空,酷热丝毫未减。
荣国府里的达官贵人们在奢华的环境中享受着消暑之乐,而普通百姓们则在艰难的生活中,用最朴素的方式与酷暑抗争着,这截然不同的景象,构成了京城盛夏的别样画卷。
……
七月初三申时,荣国府荣禧堂里,气氛压抑得有些让人难以呼吸。
贾赦首先打破了这沉默,直截了当地问坐在上首的贾母:“老太太,今日找我们来,是有什么事么?”
穿着一身深蓝色缠枝纹马面裙的贾母,接过话茬:“今日找大家来,是有一件事需要和大家商量,宝玉下个月就要满二十一了,是不是该商量商量宝玉的婚事了!”
此话一出,整个荣禧堂内鸦雀无声。
贾赦不动声色地问:“那不知,老太太是想给宝玉找哪一家的姑娘?”
贾政和王夫人也是一脸期待地看向贾母。
贾母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我心里啊,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史鼎家的云丫头。
一来,史鼎是我的侄儿,亲上加亲,咱们两家的情谊更能深厚;
二来,史鼎如今贵为吏部尚书,宝玉以后也能有个靠山。
我百年之后,还有史鼎能照顾着宝玉。而且,给宝玉在朝中谋个闲职也容易些!”
贾赦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冷笑一声,说道:“老太太,您这想法倒是好。可您想过没有,咱们贾家如今也不是落魄人家。
我如今是正儿八经的荣国公兼工部尚书,二弟也是工部管事,琏儿是正四品邢部从事,
琮儿、环儿立志从军,兰哥儿也在兵部任职。何苦去依附别人。这是第一。
第二,不是儿子打击你,您那侄儿,还真不一定看得上宝玉,所以,劝您别抱太大希望!”
贾政听了贾赦的话,也觉得有些不妥,他轻声说道:“大哥说得也有道理,虽说史家如今风光,但咱们贾家也不差。”
王夫人却着急了,她连忙对贾政说道:“老爷,老太太也是为了宝玉好。
湘云知书达理,模样又好,和宝玉也算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而且有表哥在朝中照应,宝玉以后的路也好走些!”
贾政无言以对。
旁边的贾赦哼了一声,说道:“感情深厚?宝玉那性子,整日里和那些姐妹混在一起,也没个正经。
就算娶了湘云,就能保证他能上进了?再说了,咱们贾家的子弟,想要光耀门楣靠的是自己的本事,而不是想着投机取巧,靠裙带关系!”
贾母脸色有些不悦,她提高了声音说道:“贾赦,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也是为了宝玉的将来着想。
云丫头是个好姑娘,和宝玉也算般配。史鼎在朝中势力大,对宝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贾赦毫不退让,他站起身来,说道:“哈哈哈哈哈………老太太,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云丫头乖巧懂事,说是大家闺秀也不为过,说句不好听的,宝玉如今文不成武不就,凭什么可以娶湘云!”
“你你你…我的宝玉是还没有开窍,往后一定会一鸣惊人的!”贾母气愤的说。
贾政见气氛越来越紧张,连忙打圆场:“大哥,老太太也是一片苦心。咱们再好好商量商量,也不是非要立刻就做决定。”
贾赦却不依不饶,他瞪着眼睛说道:“商量什么?我不同意这门婚事。
宝玉要是真有本事,就自己去闯出一片天,而不是靠别人的提携。”
王夫人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她拉着贾母的手说道:“老太太,您可得拿个主意啊。宝玉的婚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贾母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贾赦说道:“贾赦,你太放肆了!我是这个家的长辈,我做的决定还轮不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
贾赦也红了眼,他大声说道:“老太太,我这是为了贾家好。您不能因为一时的想法,就毁了宝玉的一生。”
这时,一直沉默的贾琏站了出来,他恭敬地说道:“老太太,父亲,我觉得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湘云妹妹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我父亲说得也有道理。
咱们不妨再看看其他合适的姑娘,也给宝玉多一些选择。”
贾赦看了贾琏一眼,说道:“琏儿说得对。咱们贾家的子弟,婚姻大事不能草率。”
贾政也点头说道:“是啊,大哥说得在理。咱们再慢慢挑选,说不定能找到更合适的姑娘。”
王夫人却还是不甘心,她说道:“可是云姑娘和宝玉确实有感情,而且史鼎大人的势力对宝玉以后的仕途确实有帮助。”
贾赦不耐烦地说道:“感情能当饭吃吗?仕途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弟妹,你也别只想着攀附权贵,要为这两个孩子的未来好好想想!”
贾母见大家意见分歧这么大,心里也有些动摇,但她还是坚持说道:“我还是觉得云丫头合适。宝玉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了解。而且史鼎是我的侄儿,这门亲事亲上加亲,没什么不好。”
贾赦冷笑一声,说道:“老太太,您这是老糊涂了。亲上加亲又如何?要是宝玉和湘云在一起过得不幸福,您能负责吗?
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宝玉的感受。”
贾政见贾赦和贾母的矛盾越来越深,连忙说道:“大哥,老太太,咱们都先消消气。这婚事确实是大事,不能因为一时的争吵就做了决定。
不如这样,咱们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过段时间,大家都冷静下来了,再好好商量。”
贾赦和贾母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贾母缓缓说道:“好吧,那就先把这件事放一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慎重考虑我的意见。”
贾赦也说道:“老太太,我也是为了贾家好,为了宝玉好。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苦心。”
荣禧堂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这场关于宝玉婚事的纷争,却并没有真正结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而宝玉的未来,也在这一场争吵中变得更加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