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端坐在中军帐内,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从容。他目光扫过帐内众将,沉声道:“诸位,大汗轲比能主动向我军挑战,我已接受了对方的战书。此战的地点,就在羊头山。”
说着,他起身走到悬挂着的军事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羊头山的位置。
随后,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五胡骑兵屡次败于我军之手,轲比能如今急于一雪前耻,竟想出引诱我军进入其山谷伏击圈的计策,这等伎俩岂能瞒过我?我欲将计就计,再次生擒轲比能,诸位可有信心?”
众将闻言,心中大喜,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纷纷高声道:“有!有!有!”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中军帐内回荡。
“好!”诸葛亮目光如炬,大声下令,“李祯和辛敞二将、程武和杨嚣二将听令!”
“末将在!”李祯等四将抱拳高声应道,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果敢。
“令你们挑选麾下精兵强将,带上爬山的飞爪和绳索。丑时时分,从左面山谷的背面悬崖处悄悄地爬上山头,趁夜偷袭左边的五胡兵马,不得有误!”诸葛亮的声音斩钉截铁。
“得令!”四将拱手朗声答应。
“毋丘俭和乐綝二将、于圭和华表二将听令!”诸葛亮又喊道。
“末将在!”毋丘俭等四将拱手高声答应,身姿挺拔如松。
“令你们也挑选麾下精兵强将,带上爬山的飞爪和绳索。丑时时分,从右面山谷的背面悬崖处悄悄地爬上山头,趁夜偷袭右边的五胡兵马,不得有误!”
“得令!”四将抱拳朗声应道。
“军师庞宏与许仪和曹肇二将率领麾下兵马寻找老对手骨力干,刺史杜恕与典满和曹震二将率领麾下兵马寻找老对手匈奴首领于夫罗,张虎和夏侯霸二将率领麾下兵马寻找老对手羌族首领姚弋仲。”
“徐盖和夏侯楙二将率领麾下兵马寻找老对手羯族首领耶奕于,曹泰和荀适二将率领麾下兵马寻找老对手氐族首领苻洪。如果各位从正面夹攻时,发现对手不是自己的老对手,也不可手软,也要务必生擒活捉才是!”诸葛亮笑道,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得令!”被诸葛亮点名的将领纷纷拱手应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必胜的决心。
这时,南王孟获有些不悦地说道:“丞相,那我老孟干嘛?”别的将领都有任务,他却没有,心里自然着急,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诸葛亮笑道:“南王毋庸着急,你的老对手是大汗轲比能,你可满意?”
“呵呵,轲比能才是我的菜,谁都不要跟我老孟争啊!”孟获开怀大笑道,笑声中充满了豪迈。
诸葛亮脸色一沉,沉声道:“诸位,此战我们绝不能跟随五胡诱敌之兵进入山谷内,以免中伏。如有违令者,军法不容!我们只需在山谷入口处的箭程外严阵以待,重创来犯之敌,静待丑时时分前后夹攻即可,不得有误!”
众将纷纷抱拳答应,然后告辞而去,返回自己营帐准备。他们的脚步匆匆,带着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和决心。
次日辰时初,阳光洒在营地上,诸葛亮的大军拔营起寨,浩浩荡荡地直奔羊头山而去。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仿佛一条巨龙在大地上奔腾。
轲比能派出的流星探马早已探知消息,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回,将消息报告给轲比能。轲比能大喜,连忙下令所有人依计行事,先行埋伏好。他留下氐族首领苻洪率领五万兵马诱敌深入。
诸葛亮的大军到达羊头山附近时,远远便见到了氐族首领苻洪麾下的五万兵马。曹泰和荀适二将见到老对手苻洪后大喜,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率领麾下五万兵马向苻洪掩杀过去。那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掀翻。
苻洪依计而行,率领麾下的五万人马边战边撤,向山谷的方向奔逃而去。他的身后,尘土飞扬,仿佛是一场沙尘暴在追逐。
很快,汉军来到山谷入口处。曹泰和荀适二将时刻紧记丞相的教诲,他们立即下令麾下的兵马停止追击,在山谷入口处箭程外构筑防线,以免被山头的箭矢及滚石檑木所伤。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搬运盾牌,有的挖掘壕沟,紧张而有序地构筑着防线。
很快,诸葛亮率领大军也来到山谷入口处箭程外。众将按照丞相的吩咐,纷纷构筑防御阵地。
前面是四百架诸葛连弩,那冰冷的弩箭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中间是盾牌手和弓箭手,他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后面是重装步兵和骑兵,他们身姿挺拔,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城墙。
轲比能和四胡首领见到这一幕后,立即就傻眼了。轲比能仰天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诸葛孔明不愧是大汉丞相,神机妙算,我不如也!”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敬佩。
身旁的骨力干也挠挠头,催问道:“大汗,如今汉军在入口处坚守,如何奈何?”
轲比能思虑再三,下定决心道:“事已至此,我们只能下山用骑兵强攻汉军。我们草原男儿都是好样的,即使遇到强敌,什么时候退缩过?传令兵何在?”
身旁的传令兵拱手道:“在!”
“赶紧去传令,每支队伍派出一半的骑兵集合到一起,看我的命令,一起向山谷入口处的汉军发起冲杀,务必重创汉军,一雪前耻!”轲比能厉声道,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得令!”传令兵应道,然后转身通知其他传令兵。传令兵们兵分两路,分别通知对面山头的于夫罗和姚弋仲,以及山谷出口处的苻洪与耶奕于。
骨力干也急忙挑选了一半精骑下山与四胡首领的兵马会合。准备停当后,轲比能一声令下,五胡骑兵如离弦之箭向山谷入口处的汉军冲杀而去。那马蹄声如雷鸣般响亮,大地都在颤抖。
诸葛亮见状大喜,待五胡骑兵进入诸葛连弩射程范围内时,他一声令下,四百架诸葛连弩开始连续不断地发射弩箭。
那弩箭如雨点般密集,冲在前面的骑兵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大地。
五胡首领见势不妙,深知再向前冲锋的话,一旦进入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无数的箭矢会将麾下的草原勇士射成“刺猬”。
山上的轲比能也清清楚楚地望见了这一幕,他只好无奈地下令撤军。刹那间,五胡骑兵撤军的号角声大作。
五胡首领见大汗发出撤军的命令,急忙就坡下驴,纷纷下达撤退的命令。五胡骑兵只好无奈地撤军返回,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狼狈。
轲比能希望诸葛亮的大军尾随追击,进入自己预设的伏击圈内,但令人失望的是,汉军不动如山,没有一个士卒上当。诸葛亮站在阵前,神色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轲比能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后来,他又试着下令五胡骑兵冲杀了几次,边冲锋边骑射,试图冲破汉军的防线,但结果却是令人失望不已。每次都是损兵折将,而诸葛亮的汉军却严阵以待,伤亡不大。
折腾几次后,天慢慢黑了下来。轲比能下令所有人马在山上宿营,派人在上山的道路四处巡逻,以防汉军从正面偷袭。而此时诸葛亮麾下的将士们,正在营帐中静静地等待丑时的到来,所有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后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