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仅仅两天之后,李湖就来向陈长安告别了。

他在汽车厂养殖场附近发现了两颗抗寒系的水稻,需要先回到研究所保存起来。

顺便向袁老说明一下科研经费的问题,以及坐火车的问题。

而且李湖对于陈长安的建议,非常的重视,他决定回去之后,就开始对来自东南亚的进口水稻进行检查。

“陈厂长,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我们研究所和汽车厂不能比。

要钱没钱要物资也没有物资,就算是想给你送点东西也没啥能拿的出手。

我在招待所住的这几天里,是这辈子过的最舒服的几天。

吃得好,睡得好。说实话,我挺过意不去的。”

“这有什么过意不去的,将来等我去了你们那边,你难道就不会招待我了吗?

大家都是在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只不过我们汽车厂起步早,暂时走在了前面。

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水稻被发现,你们的杂交水稻,一定会越做越好。”

两个人又是互相的恭维了几句,之后由李成林开车,送李湖去了火车站。

朱玲的动作非常快,在得到了陈长安的指点之后,朱玲找到了四九城电影制片厂。

如今的电影制片厂基本上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

在得知汽车厂电视台准备找他们拍电视剧的时候非常的开心。

他们是搞电影的,但是电视剧也不是不能拍。

同样对于汽车厂电视台的大名,那也是如雷贯耳。

就算是他们电影厂的人,同样也会看汽车厂电视台。

对于这种事情,电影厂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双方一合计,这拍摄电视剧的事情,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由于题材原因,也没有什么大场面,投入肯定是不大。

甚至连场地汽车厂都能给提供,可以说除了拍摄的成本之外,基本上在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了。

电影厂也不敢耽误,没活干的电影厂可不止他们一家。

他们电影厂不过是因为距离近,一旦让其他单位得到了消息,恐怕还不一定能轮到他们。

双方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很快朱玲就拿着两集电视剧的录像带,回家了。

“目前就拍了这两集,你也看完了,觉得怎么样?”

吃完饭,朱玲就将录像带放给了陈长安看。

陈长安看过之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这哪里是电视剧嘛,这就是样板戏。与陈长安脑海中的想法,差的有些多。

虽然目前的样板戏非常受欢迎,可是陈长安觉得,并不是样板戏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人们除了样板戏之外别无选择。

为什么汽车厂电视台即便是反映十多年前的电影,依然还能受到追捧?

但是这种事情不太好对外人说,自家媳妇还是能够说的。

于是陈长安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之后,结果令陈长安没想到是朱玲竟然也同意的陈长安的想法。

“我也觉得是,既然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那就更应该切近真实的样子,而不是刻意的去表演什么。

而且基剧本也要改,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叫他们改。

咱们争取拍摄出一部既能让人们发笑,也能让人们哭的,深入人心的电视剧。”

陈长安突然觉得,将朱玲放在电视台台长这个位置上,真的比当当舞蹈演员好。

随后几天,朱玲再次拿回来一盘录像带,这一次陈长安看过之后,对着朱玲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朱玲同志,我觉得你有当导演的潜力。

我正在考虑这个情景喜剧拍完之后,要不要来一个大投资的电视剧。”

“大投资的电视剧是什么?”

“比如四大名着中的红楼梦。你看我这个形象,能不能演个贾宝玉?”

听了陈长安的话,朱玲哈哈大笑。

“就你?还贾宝玉?那我演什么?薛宝钗?”

陈长安假装的上下打量一下朱玲,说道。

“我觉得林黛玉也不是不行。”

“美死你了,这可是四大名着,我可不敢乱演。

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先把这个情景喜剧演好再说吧。”

随着电视剧《我爱我家》的播出,仅仅两集就轰动了整个四九城。

家里有电视的,在看过了电视剧之后,白天上班之后疯狂安利身边的同事们。

而没有电视的,听着周围工人们不断单位讨论剧情,自己却参与不进去,一时间抓耳挠腮的。

而家里条件好的,一咬牙一跺脚,顿时就去供销社买了一台电视机。

一下子让供销社的电视机出现了卖断货的情况。

而家里条件不好的,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结果就是住宅区大门口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了。

尽管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可是依然不能阻挡人们看电视的步伐。

十二月的一天,陈长安接到了一个电话。

“陈长安,我是李湖啊,您还记得我吧?”

“当然。”

“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啊,根据您的建议,我在东南亚引进的水稻中,成功的找到了恢复系的水稻。

这样一来,袁老提出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前提条件全部满足了。

我们研究所有信心,在明天就能完成研究。

不论是对我们研究所提高科研经费,还是您提出的建议,对我们帮助很大。

袁老正在进行研究,托我感谢您,有机会他一定会亲自去四九城感谢您。”

“找到了就好,亲自来感谢就算了。真要是成功了,给我寄一袋米过来就行了。

让我也尝尝这杂交水稻,到底怎么样。”

“您放心,我们研究所别的没有,大米管够。”

挂断了电话,陈长安心中也是感叹着,真的是天佑中华。

如今有了足够的化肥,再加上袁老的杂交水稻,今后几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要大幅提升。再也不会出现饿死人的场面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7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初二。

得到消息的陈长安,急急忙忙的从汽车厂办公室里跑了出来。

刚刚社区医院打来了电话,朱玲要生了。

这个时候陈长安也顾不上在喊李成林了,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就冲出了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