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印这些天一直在高强度的工作,每天甚至只睡三四个小时。
此时的他胡子拉碴,双眼布满了红血丝,却依然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甚至连曹恒印自己,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毫无突破的现状下,也不禁产生了一丝自我怀疑。
崔双剑给他倒了杯水,语气温和地劝道:“恒印,别太钻牛角尖。干我们这行,最忌讳的就是先入为主。也许乔强军的问题,确实就是我们目前查到的这些呢?上面的压力是大,但我们办案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交差而硬凑证据。”
曹恒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挫败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他喃喃自语:“难道真的要放弃继续调查乔强军,转变方向吗?”
“调整一下思路未必是坏事,”崔双剑顺势接话,“或许我们可以先把乔强军放一放,集中精力去查王利民的其他社会关系,或者从粮食购销的上下游企业入手。在乔强军这里耗太久,万一最终证明他是‘清白’的,我们没法向上面交代啊。”
曹恒印沉默着,内心激烈挣扎。放弃,他不甘心;继续,又看不到方向。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组员抱着一摞厚厚的基建项目档案进来,嘴里嘟囔着:“这些仓库维修的记录也太乱了,好多项目名称都差不多,翻来覆去的,看得人头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恒印脑中灵光一闪!
维修?重复项目?他想起之前粗略看过的一些档案,似乎有几个仓库的防水、地坪维修项目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过那摞档案,快速翻找起来。
崔双剑看着他突然的举动,眼神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恒印,你又发现什么了?”
曹恒印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手指快速点着几份文件:“你们看!7号仓廒,前年申报‘地坪防潮处理’,金额45万;去年又申报‘地坪加固及防水升级’,金额68万;今年初再次申报‘地坪综合整治’,金额55万!同一个仓廒,同样的地坪问题,三年修了三次,每次几十万!”
崔双剑笑了笑:“这……也可能是之前维修质量不过关,或者问题比较顽固嘛。基建维修,反复施工也常有。而且......你我都清楚,只要维修,就有油水,这样的问题在基层还是非常常见的,基本上各个单位都有这种情况......”
“不对!”曹恒印的直觉告诉他没那么简单,“如果真是反复维修,为什么每次承接工程的公司都不一样?而且你们看验收报告,”他抽出附在后面的验收材料,“照片模糊不清,签字流程倒是齐全,但缺乏关键的过程监理记录和具体的物料清单!”
他立刻下令:“重点核查这几个重复申报维修项目的仓库!走访当时在岗的仓库保管员和基层工人,核实这些维修工程到底有没有做!做到什么程度!同时,核对支付给这些工程公司的款项,追踪资金最终流向!”
调查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老员工的秘密走访,一位即将退休的保管员证实,7号仓廒所谓去年的“地坪加固及防水升级”,实际上只是来了几个工人,用水泥简单填补了几处裂缝,前后不到三天,绝不可能花费68万!
与此同时,对资金流向的追踪也发现,支付给这些工程公司的款项,在经过层层转账后,最终都流入了几个与乔强军关系密切的特定账户,其中包括他在海外那个“威廉乔”身份关联的壳公司。
调查取得的突破让整个小组精神大振,曹恒印更是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正当曹恒印准备向组长和调查组汇报成果的时候,他们却又查出了更加匪夷所思、胆大包天的真相。
曹恒印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调查结果,后背都浸湿了。
兹事体大!
检察战线上的老战士曹恒印警惕性很强,他觉得这背后一定是个惊天大案,他此时谁也不敢相信。
他一方面嘱咐小组知道这些真相的成员务必注意保密纪律,不准向任何人,包括省检调查组和市检察院的领导透露任何关于案件的信息。
另一方面火速找到肖北汇报情况。
作为肖北的“自己人”,他有随时会见肖北的资格。
在肖副市长的办公室,曹恒印一脸紧张的说:“哥...肖市长,我有重要情况汇报。”
肖北对门口的包山使了个眼色,包山立即关上门,还顺势反锁了。
曹恒印却还是很犹豫,有意无意的看了包山一眼。
肖北笑了:“没事,包山是自己人,绝对可靠。你说吧。”
曹恒印这才开了口。
调查组在核查一份名为“15号高标准储备仓新建项目”的档案时,发现了巨大的疑点。
该项目立项文件齐全,预算高达380万元,合同、施工记录、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文件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几张看起来像是施工现场和建成后仓廒的照片。
按照档案记载,这个能储存上千吨粮食的15号仓应该在去年年底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然而,当曹恒印带着人,拿着档案和图纸,亲自到粮库实地核对时,却遇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档案上明确标注的15号仓建设位置,赫然是一片空地!那里只有杂草丛生和零星堆放的旧设备,根本没有任何新建仓房的影子!
曹恒印和同行的年轻组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反复比对图纸和现场,确认位置绝对没错。
曹恒印说,当时他的心跳骤然加速,一个荒谬却可怕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
他立刻找来粮库现任的仓储科长和几位老员工,不动声色地询问:“这个15号仓是什么时候建的?现在主要存放什么粮?”
仓储科长被问得一愣,仔细回想了一下,茫然地摇头:“曹组长,我们粮库……没有15号仓啊。我们的仓廒编号到14号就没了,是不是您记错了?”其他几位老员工也纷纷附和,确认粮库从未有过什么新建的15号仓。
一个预算380万、档案齐全、已经“验收合格”甚至理论上已经“投入使用”的粮仓,在现实中,竟然根本不存在!
这是彻头彻尾的虚构项目!
听到这里,包山沉不住气了:“这也太猖狂了!也太无法无天了!他们......他们怎么敢的!就这么明目张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