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加拿大海脊海域的蓝盾深潜测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加拿大海脊海域的蓝盾深潜测试

?北极加拿大海脊,2136年8月8日,格林尼治标准时03:47?

极夜的幽蓝海面下,一艘形若钢铁巨鲸的深潜机甲正在加拿大海脊的裂谷中缓缓下沉。舱内,五名身着银白色紧身服的科考队员围全息投影屏,屏上跳动的数据流与窗外游动的磷光生物交织成一片梦幻的蓝。队长李旭扬的手指在操控台上轻叩,机甲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远古巨兽。

“注意,前方50米发现热液喷口群。”副队长林雨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全息屏瞬间切换成热成像图,橙红色的热流从海底岩缝中喷涌而出,在零下2摄氏度的海水中蒸腾出巨大的“烟囱”。机甲机械臂伸出,采集器精准夹住一块硫化物样本,舱内响起电子提示音:“样本含新型嗜热菌,基因序列与地球已知物种匹配度仅67%。”

突然,机甲剧烈震动,警报声刺破宁静。“左侧推进器故障!”工程师赵明从检修口探出头,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全息屏上,机甲三维模型标出红色故障点——一条足有十米长的皇带鱼正卡在推进器缝隙中,它的银色鳞片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

“启动备用动力,释放声波驱离装置!”李旭扬下令。机甲腹部弹出六枚微型声波弹,发出高频脉冲。皇带鱼受惊般扭动身躯,却因体型庞大无法挣脱。林雨突然发现,鱼眼后方的皮下组织竟闪烁着微弱的生物荧光。“这可能是某种共生体!”她抓起显微镜,将样本放大千倍。屏幕上,无数纳米级发光颗粒在菌丝网络中流动,仿佛一片微型宇宙。

当机甲试图绕过热液区时,声纳突然捕捉到异常信号。全息屏上,一个直径约二十米的球形阴影正以每秒五米的速度逼近。“是深海章鱼?”赵明调出历史数据,却发现这个生物的运动轨迹完全不符合已知物种的流体力学模型。

阴影在距机甲十米处停住,舱外压力骤增。李旭扬透过舷窗望去,只见那团阴影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胶质层,内部隐约可见类似神经网络的荧光脉络。更诡异的是,它的触须末端竟伸出细小的金属丝,与机甲外壳的传感器产生微弱共鸣。

“它在学习我们的信号!”林雨惊呼。突然,阴影迸发出强光,机甲内部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失灵。备用电源启动的瞬间,李旭扬看到全息屏上浮现出一串二进制代码,翻译后竟是:“你们带来了不属于这里的生命。”

故障排除后,机甲继续下潜。在裂谷底部,他们发现了一座由黑色玄武岩构成的环形建筑,表面刻满螺旋状符号。赵明用机械臂刮取样本,发现这些符号竟与北极圈内爱斯基摩人传说中的“海神之眼”图案高度吻合。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李旭扬调出地质雷达,发现建筑下方埋藏着直径三十米的金属圆盘。当机甲激光切割开外层时,圆盘中央升起一个全息投影——一位身着银色长袍的人类形象悬浮在空中,用古汉语说道:“欢迎来到‘深蓝纪元’的观测站。”

原来,2136年并非人类首次探索北极。早在公元22世纪,一支名为“深蓝纪元”的科考队曾在此建立基地,研究地磁逆转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他们发现,北极圈内存在一种能将意识转化为量子信号的原始生物,并试图通过机甲与之融合。但实验导致基地被冰封,所有数据沉入海底。

“你们的机甲搭载了第二代量子处理器,这是我们当年的技术。”

全息影像指向李旭扬的胸牌,“你叫李旭扬,对吗?你老师潜龙曾经参与‘深蓝纪元’的初期计划的构思设想。”

机甲突然被一股无形力量托起,朝建筑中央的“意识融合舱”飘去。舱内,李旭扬看到自己的dNA序列正与全息影像中的量子信号同步进行重组。林雨抓住他的手臂:“李队,这是陷阱!他们会占据你的身体!”

但李旭扬却笑了。他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真正的探索,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他按下确认键,意识瞬间涌入量子网络。在数据洪流中,他看到了“深蓝纪元”队员的集体记忆:他们如何用机甲与北极熊共生,如何通过地磁波动预测地震,又如何因技术失控导致基地毁灭。

“我们不是来征服的,而是来学习的。”李旭扬的意识在量子网络中回荡。突然,融合舱发出刺眼强光,机甲外壳开始分解,露出内部由生物材料构成的透明骨架。五名科考队员的dNA与量子信号完美融合,他们的意识在北极圈内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神经网络。

当机甲重新浮出水面时,北极圈内所有生物都停止了活动。全息屏上,一条信息缓缓浮现:“深蓝纪元重启,人类与自然将共同进化。”

李旭扬看着窗外,一只北极熊正用鼻子触碰机甲外壳,它的瞳孔中闪烁着与全息影像相同的量子蓝光。他轻声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密码。”2136年8月9日,联合国极地科考委员会收到一份来自北极的加密文件。文件中,李旭扬的签名旁多了一行小字:“深蓝纪元,永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