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国在夷洲海军分基地之中驻兵一千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如今整个南北海域都是楚国的海疆,完全可以称之为无敌,唯有夷洲大山内的蛮人可以给楚人带来一些麻烦。

在夷洲最近的势力就只有越国,但越国如今的注意力都放在扬越诸部身上,哪里还有精力建设海军。

蔡河将军在水寨休整一日之后,就带芈恒等部将在成央将军的陪同下前往楚人定居的城邑。

从楚军水寨沿着淡水河逆流而上,在三条溪河之间,即后世的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的包裹之间,楚军在此地建了一座千室之邑,名为台邑。

这座城邑之中生活着六千余人,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历年来因罪而被流放到夷洲岛的犯人。

夷洲岛之前是没有城邑的,最开始,这些被发配来的罪犯都是隶属于水军的民夫,平日里就是给水军做苦役,然后换得一口粮秣。

后来楚军水寨彻底建好之后,对于苦役的需求量也是急剧减少,于是楚国水军就将他们安置在后世台北的区域,给他们发放了一些粮食和种子、工具之后就让他们自力更生。

当然若是遇见蛮人的袭扰,楚军还是会出兵保护,他们虽然都是楚国的罪犯,但那也比那些山戎高贵。

后来随着发配到夷洲岛上的罪人增多,原先的开荒点就发展成了村落,而后又在镇海将军蔡河的主导下,让这些已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楚人开始在这片区域建城。

台邑的规模虽然是千室之邑,但城墙的高度还是坚固程度都是比不上楚国境内的城邑。

至于为什么不用水泥建城,主要还是因为楚国水泥的产量不高,而且楚国需要用水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是供不应求,哪里还能运到夷洲这边来?

但哪怕是台城这等层次的城邑在那些山戎看来也是坚不可摧,如同神迹一般的存在。

“水寨到台城的这段路也该修一修了,正好给城里的那些人找点事干,不然他们还以为他们来这里是来享福的了”,镇海将军等人各自骑着一批驽马,蔡河感受着马上的颠婆,又看了马蹄下的崎岖山路,眉头皱了皱对成央将军说道。

“将军,末将已经有这个计划了,等汛期过后,末将会让他们来修路”,成央将军说道。

蔡河闻言,这才满意的点头,随即又问道:“最近那些山戎可有什么动作?”

“不久前,这边粮食丰收之时,那些山戎联合到了一起想要下山抢夺粮食,但被我们给击退了,杀了不少人”,成央将军笑着说道。

“山戎野蛮,自然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但你下次还是要收着一些力度,能够俘虏就俘虏,毕竟日后我们还要在这片区域开荒,急需劳力,把他们杀了,实在可惜”,蔡河将军说道。

“将军,王上已经同意在夷洲开荒种稻了?”,成央将军将军闻言,立刻问道。

“此地虽然炎热,但雨水充足,种植水稻能够一年两熟,王上多次在朝堂上表示夷洲乃是一座宝岛,理政殿的樊须大人知道之后,也希望能全力开发夷洲,所以估计一会朝堂会在每年的犯人里面分出很大一部分人到夷洲这边,所以你这边也需要早做准备”,蔡河将军对成央将军说道。

“如此说来,台邑恐怕就不足以安置新来之人了,不过末将会提前准备的”,成央将军笑着说道:“以前末将等确实不明白大王为什么要将此岛称之为宝岛,如今看来,光凭这一年两熟的气候,宝岛之名实至名归”。

“王上乃是天命之人,天下事,王上皆是能洞悉万里,只是我们之前一叶障目了”,蔡河将军也是不禁感慨道。

一旁的芈恒将军没有说话,但心里确是十分认同,自己的父王虽然长期待在襄郢,但他对这世间的事情看得确是十分透彻。

用其父王的话来说就是“透过表象看清本质。”

台邑距离楚军水寨的距离并不远,不过二十多里,没一会儿,蔡河将军就带着众人进入了台邑之外。

因为台邑里面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罪犯,所以也可以将台邑看做是一座巨大的监牢,所以台邑的城门平时都是关闭的,且城内还有五百甲士驻守,只有需要劳动的时候,这台邑的城门才会打开,放城内的人出去。

驻守城邑的守兵们自然是认识镇海将军蔡河和成央将军的,所以在他们一行人刚来到城下的时候,城门就打开了。

“下官吕围拜见镇海将军、成央将军”,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带着两个小吏走到城门前对蔡河一行人恭候道。

“吕邑宰辛苦了”,蔡河将军对吕围笑着说了一句。

自从台邑建造好之后,这台邑就需要人来管辖治理,所以一年前,会稽郡郡学士子吕围在屡试不第之后,就在会稽郡郡守的举荐之下,来到这台邑当了首任邑宰,官职虽然不高,才正九品,但也算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楚国官员了。

若是在楚国其他地方,千室之邑的宰邑怎么也应该是从七品或者是正八品,但台邑毕竟偏远,而且治下之人多为罪名,所以品级才会这么低,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没有人跟他竞争。

一旁的芈恒看着眼前唯唯诺诺的吕邑宰,心里也是感叹他的运气,根据之前蔡河将军之言,朝堂要在夷洲岛大肆开垦的话,那他这个千室之邑的宰邑很快就会名符其实起来,过不了多久就是一个正八品,甚至是从七品级别了,可谓是连升数级。

进入台邑,台邑里面的景象也出乎芈恒的想象,他之前以为,这台邑就是一座大型监牢,所以城内也会是乱七八糟,但进来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整洁。

城内屋舍坐落有序,虽然城内的地上没有铺设石板,或者用水泥硬化,但地面明显都是被夯实过的,并没有明显的飞尘,再看道路两旁,这些城内的所为罪民却也没有正常罪犯的那种麻木和呆滞,反而这些人看自己这边的时候目光里还是有好奇、探究、甚至是羡慕等等。

“敢问吕邑宰,这里的人为何与其他罪民不一样?”,芈恒忍不住的对吕围问道。

吕围听到芈恒的话,他先是看了芈恒一眼,然后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蔡河将军。

“这是芈恒将军,旗舰上的裨将”,蔡河笑着介绍了一句。

“芈恒,姓芈?”,蔡河将军话音一落,蔡河将军周边的几名将军看向芈恒的时候都带着好奇之色。

邑宰吕围此刻更是笑面如花,对芈恒解释道:“芈恒将军有所不知,台邑的这些罪民虽然还是待罪之身,但他不仅能跟家人常住,而且只要不出城去,在这个台邑都是自由的,平时劳作所得虽然大部分都要充公,但因为这里气候宜人,他们留存的粮食也足够他们一家人不会挨饿,所以他们自然依旧对生活有所希望的”。

“原来如此”,芈恒一脸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