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 > 第1103章 进省城找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我媳妇那边情况,还是要考虑到不一样情况。

“要是头胎怀两个,那是真要命,没生过孩子没经历过到时候生一不小心一尸三命。”

谢一城也没藏着掖着:“我媳妇幸好是二胎才这样,不然更危险。”

“回头你孩子生了你媳妇出了月子说一声,我上山去看看。”赵肋说着,“之前头一个我就没去看过,后面一块看了。”

“到时候让你当干爹,记得给点金元宝玉镯子啥的。”

赵肋笑骂道:“你小子想完犊子别拉上我,我这啥能耐可以整到金元宝玉镯子这些。

“我要是有这条件,我早在家享受过日子了,不至于现在还忙活。

“我这没有你让我去找,我看你是想让我吃子弹了。”

谢一城嘿嘿笑道:“那不至于,哪能让你受这份苦,没有金元宝玉镯子啥的,带张嘴来就行,我给你好好招待。”

“你不会找人给我按着揍一顿吧?”

“那不能,我不是那样人。”

两人聊笑着,谢一城吃完饭,顺道跟着赵肋去处理事。

东北的县城,除了一些靠近毛熊跟半岛的地方有一些异域风情,独特的地方特色,其他的大差不差,哪怕东北多省这么大,也盖不住相似点。

在县里走着,谢一城陪着赵肋转悠一圈安排处理一些事,陪着歇了一阵后,等着卡车装物资,司机准备。

这边赵肋外出一阵,没一会入内:“一城,赶紧走吧,卡车上东西已经装好,人家司机同志现在赶着要走。

“我把你的情况稍微说了一下,没说太多,你跟着一块去省城。”

谢一城拿着东西站起身:“谢了指导员。”

“跟我还见外,赶紧的别磨磨蹭蹭,到省里你先看看能不能处理安排了,要是不行到时候你来找我,我找时间跟你一块去省里一趟,帮你说说情。”

“这不用了,你这平时也忙得不轻,在县里安稳待着吧。”

“那不行,你这事人命关天,我肯定帮忙使使劲,到时候要是能成就最好,成不了我也没招。”

谢一城点头,表示心领了,赵肋能这么说,后续不论什么结果,这个人情谢一城都欠下来,牢记于心。

赵肋送着谢一城上了卡车,跟司机说了一声后退后几步。

随着卡车启动,缓缓驶出院落,谢一城摆手跟赵肋招呼一声,坐着硬邦邦的卡车直奔省城。

实施情况也跟赵肋说的那样,从县里到省城,因为之前半岛战争原因,东北疏离后方道路,对于汽车来说方便太多,颠簸也小不少,卡车的速度不算慢,两个时辰不到就到省城。

看着天色还没有黑下来,谢一城跟司机道谢后招呼一声,拿着东西直奔医院。

余维汉现在还在省里没有走,有他做中间人,事情说不准真能成。

到了医院内,谢一城拦住一位白大褂医生问道:“同志,你知道余维汉余医生在哪吗?”

白大褂医生上下打量着谢一城:“同志,你跟余医生什么关系?”

“友人。”

“具体信息呢?要是这么简单的说法那我没办法告知你,毕竟这两天来医院找余医生的人可是不少。”

谢一城想了想开口道:“克山病是在我们那发现的解决方法,你只要一说,余医生肯定知道。”

白大褂好奇地看着谢一城问道:“同志,你说的地方在哪?你工作单位是?怎么称呼?”

“谢家屯,谢一城,森林公安大队副队长。”

谢一城看着白大褂眼生:“之前我来过省里医院没见过你,同志你刚来的吧?”

白大褂医生一愣,看着谢一城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是,这主次关系怎么突然就转变了,这不应该是他来问,怎么变成被问。

“我今年是刚来,同志,你这证件给我看一下,顺便去前面登记一下,我去帮你问一声。”

白大褂医生看着谢一城道:“进医院内规定是这样,哪怕是来看病,除了紧急情况外,也要信息登记了解情况。”

“明白。”

谢一城点头答应着:“这些情况我经历过,都能理解。”

安稳登记好,谢一城这边歇着,等着白大褂那边传来消息。

事实情况比谢一城想象的要快得多,那边白大褂过去没多久,就有人来接他过去。

“请问,你是谢一城谢队长吧?”一位年轻穿着统一白大褂的医生来到谢一城面前问道。

谢一城点头起身:“是我。”

“谢队长你好。”年轻医生赶紧招呼着,“余老师让我来接你过去,他那边还在忙着暂时走不开。”

“那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年轻医生赶紧摆手,“我之前听余老师说过你,他防治克山病的方法,就是他去谢家屯,你带着一起钻研出来结果的。”

“可不能这么说,那都是余医生自己忙活找着结果,我可没帮上啥忙。”

谢一城直接将功劳推出去,这个功劳他是不准备沾,他是知道这件事,稍微引着余维汉向这个方向走,所有后续过程实际跟他没啥关系,确实是余维汉自己后续实验得出的结论。

再说这个功劳他也没必要去争,要是什么战功或者寻常跟山屯老百姓可以嘉奖的点,那对他还有用,这种医学方面的对他来说有作用,但是不大,毕竟不是医务工作者,对他的提升没多少。

可这种情况如果换成余维汉就不一样了,单单一个能治疗克山病的方法,足以将余维汉推到相当高的级别。

谢一城看着年轻医生想着刚刚他说的那些话突然问道:“你喊余医生叫老师?”

“对,我是跟着余老师一起学习治疗关于克山病的方法,这次我们也是跟着余老师一起来这里进行交流学习。”

听到这谢一城才想起来,余维汉不仅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老师。

22年生人,45年参加革命工作,因为医学技术优秀,加上参军立功,到了50年,年仅28岁就当上了科室主任,还是哈医大附属医院,并且成为哈医大副教授,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带年轻医生教学的点,本身就是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工作者,一般都是一边治病一边教学,加上现在红国急缺医务工作者,让余维汉带年轻医生学习工作,那也属于正常情况,老带新让年轻医生快速上手,补足空缺。

余维汉现在也才30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时候,带学生一点问题没有。

并且余维汉这种医务工作者,相比较其他教学老师,属于技术人员,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大的医疗事故,基本影响不到他。

况且现在余维汉还在研制克山病时,他作为主要负责人,有些情况离开他根本进行不下去。

现在克山病仅仅是找到治疗手段,具体细节点还在归纳总结中,之前余维汉跑到关内,去北平周围查看类似症状,就是为了查看不同地区人员发病,到底有什么相似点。

至于陕北跟西南地区,实在太远,加上这个年代通行条件差,余维汉并没有前往当地,直接由当地医务工作者去了解情况统计汇总资料,后续发送到余维汉手上再进行甄别总结。

“余医生现在还在工作吗?”

“在工作,跟其他同志讲解着医疗情况。”

“克山病吗?”

“不是。”年轻医生摇头,“是内科病症,余老师不只是进行克山病治疗,那仅仅是研究的一项,平时他更多时候还是要对病人进行内科治疗。”

谢一城恍然,差点把这给忘了,这是内科主任。

“那我现在方便过去吗?”

“方便,那边病人快要看完了,天都要黑了,马上也要去吃饭,该停了。”

“那成,那我就过去打扰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