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依旧是前两天的议题,到今日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皇上看着低头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有一种自己养了一群废物的感觉。
凌玄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什么都没说,让皇兄头疼的事,不应是此事。
很快,皇上不想跟这些大臣浪费口舌,也让张德福宣布退朝。
三位皇子想着这段时间不能在皇上面前露出任何懈怠,下朝之后就回到各自的部门开始干活。
凌玄钰站在尚书房门口,张德福进去禀告。
或许是他来得迟了,华府的三兄弟已经在尚书房跟皇上回禀近日的工作。
“王爷,皇上让您进去。”
凌玄钰站在尚书房,却见到自己三哥大舅哥都已经坐下说话了。
嗯......看来在皇上面前的印象还不错。
“皇兄,臣弟有要事与您商议。”
不是不让三哥大舅哥在旁边听,反正大舅哥们都知道这件事。
凌玄钰不过是想看看,皇兄心里这三人的地位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把三人当做心腹。
这,也是凌玄钰对皇上最后的试探。
“哈哈哈哈,皇弟,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好了,反正三位爱卿都是你的舅哥,都是自己人。”
“好。”
“德福,赐座。”
凌玄钰也坐下,四人算是都坐在皇上面前了,只不过凌玄钰的位置稍微靠前一点。
“皇弟,你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
为保密,张德福甚至都在殿外等候,以免有什么人过来。
凌玄钰最终还是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封信,递到皇上手中。
先让皇上看过,后面的话自然也好说起。
“皇兄,您应该识得这是谁的字迹。”
当初为了培养凌雨泽,那段时间不也是皇上日夜督促他,希望他能真的承担起江山重任。
最后以太子被废告终,但皇上对凌雨泽的字迹可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再加上这信封上,还有凌雨泽的私印,他也逃脱不了。
“皇兄?”
皇上盯着这封信,良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凌玄钰不想让皇上再沉浸在不值得的悲伤之中,况且身为帝王,在遇见这样的事情之时,必然一切先为了整个国家。
“这是齐王的字迹,唉,这个儿子,终究还是不成器。”
半天不说话,皇上脑海中想的是小时候那个太子凌雨泽。
他有段时间还挺乖巧的,那时候皇后常与崔贵妃争宠,时常带着凌雨泽过来给皇上请安。
凌雨泽也不是一直就不成器,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他也是皇上最疼爱的孩子。
只因那时候三皇子凌沐瑾还未出现在皇上的视野中,皇上也寄希望于凌雨泽。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有了不臣之心?后来居然敢打玄墨国土的主意?
“齐王谋逆,一封信而已,不能成为他谋逆的证据,刑部尚书华长烯,朕派你调查此事,无论动用多少人,都要查得个水落石出。”
“三日为限,朕要看到所有的证据。”
皇上略带悲伤地说出这句话,只感觉自己的三魂七魄都被人抽离了一部分,整个人都蔫吧了。
凌玄钰知道皇兄对凌雨泽的失望,但这失望也是必然要经历的。
只有两个皇子都再难东山再起,以后凌沐瑾的太子之位才能更稳。
“皇兄,若有用得到臣弟的时候,尽管吩咐臣弟就是,臣弟力所能及都会帮忙。”
凌玄钰也说不上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有一种如释重负,但又背上了对皇兄的歉疚。
皇上点点头,随后又将目光投向华长烨和华长衍。
早知道他们三兄弟下朝后一块过来,原来不只是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这么简单啊。
看来,三兄弟早知道了?
“你们都是定国公的儿子,当知道朕年轻时与定国公的交情,再加上定国公多年来对朕忠心耿耿,所以你们几兄弟也都是朕信得过的。
你们且可以宽心,此事朕会细细查下去,定国公也早就说过,那齐王妃也被你们家族谱除名,不再是华家的出嫁女。”
“臣谢主隆恩!”
三人一起跪在地上,皇上天恩,他们一定会铭记于心。
“好了好了,你们几个朕以后都留有大用,这次还要你们兄弟齐心兵部配合刑部,另外,吏部那边也尽量不让尚书知道,要查一查还有哪些也是相关人员。”
皇上给三人都安排了事,唯独没有给凌玄钰安排差事。
按道理说,不应该如此,还是说皇上想把凌玄钰从这件事中摘出来?
“摄政王,朕命你调查许王,有任何端倪立刻禀告给朕。”
调查?凌许川?
皇兄是也察觉到凌许川在背后做的那些事情了吗?
“臣弟遵旨。”
几人各自领了任务,便不在尚书房打扰皇上。
看皇上这样子,估计一时半会儿好不了,还得抑郁一阵儿。
等尚书房只剩下皇上一个人批折子的时候,他手里的朱笔都开始漫不经心地在纸上划过,甚至有些东西,皇上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批了什么。
“皇上,要不奴才陪您去散散心,等会儿回来再批折子?”
“荣贵妃娘娘那煲好了红枣乌鸡汤,不如去荣贵妃那坐坐?”
张德福发誓,他没有收荣贵妃的好处,就是平时皇上在荣贵妃宫里待着能平稳心绪,也不怎么烦闷,所以才有这个提议。
崔贵妃每次送东西给张德福,让张德福在皇上面前帮她说说好话,最后东西又都被送回去。
渐渐地,崔贵妃也知道巴结讨好张德福这一招不起任何作用。
现在张德福提议去荣贵妃那,纯属希望皇上的心情能好些。
“去看看太后吧。”
皇上起身,张德福赶忙去扶,生怕皇上摔倒。
虽不知道刚才皇上与摄政王还有几位大人说了什么,但就凭他对皇上的了解,应该是大事,且让皇上心力交瘁。
这段时间可得好好伺候皇上,最好等下去找太医帮皇上看看,开点安神药什么的。
皇上坐上轿辇,一行人去往寿安宫。
太后也刚用早膳没多久,此刻就在寿安宫里赏花。
皇上至孝,怕太后年岁渐长腿脚不便也不喜欢外出到御花园赏花,就直接把御花园所有的花都移植到寿安宫的小花园内。
如此,便能让太后不出宫也能赏花。
刚到寿安宫,太后也不赏花了,坐回正殿。
一般这时候皇上都在处理朝中大事,不太会亲自来寿安宫,他来了,便是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