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襄阳战记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孤身北上寻至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孤身北上寻至亲》

程英了然点头,不再追问。她转而说起当年与黄药师游历江湖的趣事,说到精彩处,两人笑作一团。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傍晚时分,程英带郭襄来到岛东的观潮台。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浪涛拍岸,声如雷鸣。程英指着远处一块突出的礁石:“那里是师父最爱垂钓之处。他总说,观海可以明心见性。“

郭襄望着浩瀚大海,忽然问道:“姑姑为何选择独居于此?以您的医术武功,在江湖上必能大有作为。“

程英沉默片刻,海风吹起她的衣袂:“江湖纷扰,不如此处清净。况且...“她轻抚身旁石碑,那是黄药师的衣冠冢,“守着师父的桃花岛,心里踏实。“

暮色渐浓时,两人回到竹屋。程英从内室取出一只檀木匣子:“这是师父的武学心得,我誊抄了一份。你天资聪颖,应当能参透其中奥妙。“

郭襄郑重接过,只觉手中沉甸甸的不仅是书册,更是一份传承。那夜她宿在儿时住过的厢房,枕着涛声入眠,梦境格外安宁。

三日后离别时,程英一直送她到岸边。海风扬起两人的衣袍,猎猎作响。

“江湖路远,万事小心。“程英为郭襄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若有难处,记得桃花岛永远是你的家。“

郭襄重重点头,登船时回头望去,程英青色的身影在漫天桃花中渐渐模糊。船行渐远,忽然有箫声破空而来,清越悠扬,正是《碧海潮生曲》。

郭襄立在船尾,直到桃花岛变成海天之间一个小点。她摸出怀中玉箫,就着海风轻轻应和。一送一答间,两代人的情谊穿越波涛,永远相连。

郭襄为寻找失联的姐姐郭芙和姐夫耶律齐,独自踏上前往北辽的艰险旅程。

郭襄勒马停在雁门关外最后一座烽火台下,望着北方苍茫的戈壁,解下水囊抿了一口。水已经带着皮革和阳光的苦涩味道,但她还是珍惜地咽了下去。从这里再往北,就是真正的北辽地界了。

“姑娘,再往前可就是北辽了,你一个人太危险。“守关的老兵拄着长枪劝道,“最近北辽骑兵常在边境出没,已经掳走了好几个商旅。“

郭襄将水囊挂回马鞍上,露出一个坚定的微笑:“多谢老丈关心,但我必须去。“

老兵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灰布:“那至少把这个带上,遇到北辽人就把头发包起来。他们最恨大宋武林中人,你这身打扮太显眼了。“

郭襄接过灰布,道了声谢。她今日确实穿着便于行动的劲装,腰间悬着长剑,任谁一看都知道是习武之人。将长发胡乱包起后,她翻身上马,向老兵抱拳一礼,便策马冲入了滚滚黄沙之中。

马儿在戈壁上奔跑了一个时辰后,天色忽然大变。北方的天空暗了下来,狂风卷着沙石呼啸而来。郭襄眯起眼睛,心知不妙——这是大漠中最可怕的沙暴。

她急忙下马,拉着缰绳想找个避风处,却发现四周一马平川。风越来越大,沙子像无数细小的刀子割在脸上。马儿惊恐地嘶鸣起来,前蹄高高扬起。

“嘘——安静!“郭襄用力拉住缰绳,却见马儿的眼睛瞪得滚圆,不是看向天空,而是盯着她身后的某处。

郭襄猛然回头,风沙中隐约出现了几个骑马的身影。他们呈扇形包抄过来,身上的皮甲和弯刀在昏黄的阳光下闪着冷光。

北辽骑兵!

郭襄瞬间抽出长剑,同时数了数对方人数——六个,或许更多隐在风沙中。她的心沉了下去,在这种天气下与北辽精锐骑兵交手,胜算渺茫。

“宋人!放下武器!“为首的骑兵用生硬的汉语喝道,手中弯刀指向郭襄的咽喉。

郭襄握紧剑柄,脑中飞快思索对策。就在这时,一阵更猛烈的狂风吹来,沙尘暴瞬间遮蔽了视线。郭襄趁机一个翻滚,躲过最先劈来的弯刀,同时长剑如毒蛇般刺出,正中一名骑兵的大腿。

惨叫声中,其他骑兵怒吼着围了上来。郭襄剑光如练,在风沙中划出一道道银线,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逼得连连后退。一支冷箭突然从侧面射来,擦过她的手臂,带起一蓬血花。

“捉活的!带回去审问!“骑兵首领狞笑着逼近。

就在郭襄准备拼死一搏时,风沙中突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长啸。紧接着,一道灰色身影如大鸟般从天而降,落在郭襄与骑兵之间。

那人背对着郭襄,手持一根熟铜棍,棍风扫过之处,三名骑兵应声落马。剩下的北辽人惊呼起来,用辽语大喊着什么,声音中充满恐惧。

“耶律......“郭襄听到他们喊出这个姓氏,心头猛地一跳。

灰衣人动作快如闪电,铜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几个起落间就将剩余骑兵全部击倒。风沙稍歇,他转过身来,露出一张郭襄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姐夫!“郭襄惊呼出声。

耶律齐比上次见面瘦了许多,脸颊凹陷,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皱纹。他目光复杂地看了郭襄一眼,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是冷冷道:“你不该来这里。“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