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 > 第109章 集群网络与“活体”隐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集群网络与“活体”隐患

“夜魇”静静地矗立在仓库中央,左肩与右腿膝关节处那暗紫色的生物甲壳,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沉睡巨兽的奇异纹身,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生命脉动。经过数次成功的融合,“驯虫之策”似乎走上了正轨。但林默和“老铁”都清楚,对虫族生物科技的探索,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老铁,持续监控‘夜魇’已融合生物组件的状态,进行长期稳定性与兼容性分析。同时,深入研究我们获取的所有虫族组织样本,寻找更深层次的共性或潜在规律。”林默下达指令。他有一种直觉,虫族的力量绝非简单的个体强化,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庞大的系统。

【长期监控数据稳定。生物组件与‘夜魇’能量回路及结构框架兼容性良好,未出现排异或性能衰减。】

【深度分析进行中……对比‘工蜂’、‘勇士’及少量‘潜伏者’(一种擅长偷袭的虫族变种)的组织样本……发现关键共性:所有样本的生物神经网络底层,都存在一种极其微弱、但高度同源的背景信息流。此信息流并非个体意识,更像是一种……维持群体联系的‘底层协议’或‘集体无意识场’。】

集体无意识场?林默心中一凛。这解释了为何虫族能如此高效地协同作战,宛如一个整体。它们并非依靠简单的信息素或嘶鸣沟通,而是在更基础的生物层面,共享着一个庞大的意识网络!

“能追踪这个‘场’的信号来源,或者分析其信息内容吗?”林默立刻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与风险)。

【信号过于微弱且加密方式完全基于生物信息素与量子纠缠,远超常规科技解析范畴。无法追踪具体源头,但可以确定其方向性与‘腐烂峡谷’核心区域高度相关。信息内容无法破译,但其波动模式显示,该网络正处于……活跃的扩张与搜索状态。】

扩张与搜索?它们在找什么?新的殖民地?还是……感知到了什么威胁?林默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他多次猎杀虫族,并“窃取”了它们的生物材料,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被这个庞大的集体网络所察觉?

“如果我们已融合的生物组件,仍然以某种形式连接着这个集体网络……”林默提出了一个可怕的假设。

【逻辑成立。风险极高。推测:已融合组件虽被‘摇篮’权限覆盖了直接控制权,但其物理结构可能仍作为被动节点,存在于虫族的集体意识网络中。这可能导致:1. 我们的位置存在被虫族母巢感知的潜在风险。2. 在靠近强大虫族单位或母巢时,融合组件可能受到强烈网络干扰,甚至引发失控。3. ……或有可能,通过这个被动连接,反向窥探虫族网络的信息。】

风险与机遇再次并存。位置暴露是致命的,但若能反向窥探,就能提前预警虫族动向,甚至洞悉其战略意图!

“必须找到方法,在不影响融合组件性能的前提下,屏蔽或过滤掉这种网络连接!”林默下定决心,“老铁,模拟解决方案。”

【方案模拟中……】

【方案一:物理隔离。在融合组件与机甲本体之间加装高密度能量屏蔽层。弊端:可能影响能量传导效率,且无法完全阻断基于量子层面的连接。】

【方案二:信号干扰。持续发射特定频率的干扰波,掩盖或扭曲网络信号。弊端:能耗巨大,且可能反而暴露我们的位置和技术特征。】

【方案三:深度同化与伪装。利用‘摇篮’权限,进一步深度修改融合组件的生物签名,使其在虫族网络中‘伪装’成无害环境背景或已死亡单位。此为最优解,但技术难度最高,需要对虫族网络协议有更深理解。】

“尝试方案三!”林默毫不犹豫,“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网络。老铁,设计一个实验:主动刺激一块已驯化的‘勇士’甲壳,在不引发失控的前提下,尝试捕捉并分析其与集体网络交互时产生的、更强烈的信号波动。”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实验,如同在黑暗中主动敲击蜂巢,只为了听清蜜蜂的嗡嗡声。

林默选择了一块备用的小型“勇士”甲壳样本,将其放置在加强的隔离力场中。他小心翼翼地撤去一部分“摇篮”权限的压制,允许其生物神经网络产生微弱的、寻求连接的“呼唤”。

瞬间,那块甲壳剧烈震颤起来!暗紫色的光芒疯狂闪烁,其生物活性急剧攀升!隔离力场外,林默和“老铁”全力捕捉着那骤然增强的网络信号。

【信号强度提升500%!捕捉到数据流!正在解析……内容混乱……夹杂着位置信息、资源需求、威胁警报……以及……一种强烈的……‘吞噬’与‘进化’的集体欲望……】

【警告!检测到网络反馈!有未知信号正在尝试定位信号源!强度快速增加!】

“立刻压制!切断连接!”林默大吼。

“老铁”立刻重新施加最高强度的“摇篮”权限,强行将那块甲壳的活性压制下去,隔绝了网络连接。甲壳渐渐恢复平静,但实验室内的紧张气氛却久久不散。

【连接已切断。定位信号消失。实验数据已记录。分析结论:虫族集体网络具备极高的敏感性和反击性。任何异常节点都会立刻引起关注。我们的融合组件,如同在敌人雷达上若隐若现的光点,虽未被立刻锁定,但长期存在暴露风险。】

实验结果令人心惊。他们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利用着虫族的力量,却也时刻被虫族的集体意识所窥视。

“不能坐以待毙。”林默眼神凝重,“老铁,基于捕获到的网络数据,全力破解其‘伪装协议’。我们必须尽快让我们的融合组件,在这个网络中‘隐身’。”

【破解工作已列为最高优先级。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与时间。在此期间,建议:尽量减少使用融合组件进行高能量活动,避免进入虫族密集区域,以防引起网络过载关注。】

林默走到“夜魇”身旁,抚摸着那冰冷的装甲与温热的生物甲壳交界处。这不再是简单的金属造物,它的一部分已经与一个充满敌意的、庞大的活体网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我们不仅要修复和强化机甲,”林默低声自语,仿佛在对“夜魇”诉说,“还要打一场发生在生物信息层面的、无声的战争。”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仓库的屋顶,望向“腐烂峡谷”的方向。那里不只是一个虫族巢穴,更是一个庞大生物意识网络的节点。未来,他与虫族的对抗,将不仅仅局限于枪炮与利爪,更将深入这诡异而危险的集体意识之海。

“百足”的建造和“夜魇”的进一步强化,都必须将这份新的隐患考虑进去。下一次融合,或许需要加装临时的物理屏蔽层,或者开发出能够随时切断网络连接的紧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