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六剑弑天录 > 第22章 佛前问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僧的话语在心湖中缓缓沉寂,如同石子沉入古井,只余下圈圈扩散的涟漪,搅动着墨尘的心绪。

“谷后有三关。”

“过之,可见老衲。”

“不过……便请施主,从何处来,回何处去。”

没有威胁,没有强迫,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平静陈述。但这平静之下,墨尘却能感受到一种不容置疑的规则之力。这无名山谷,这枯坐的老僧,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不可测。那定住时空的手段,那直指本心的诘问,已然超出了他对力量的常规认知。

他缓缓直起身,目光越过那棵虬龙古树,投向山谷的更深处。那里,云雾缭绕,看似与寻常山景无异,但当他凝神望去,并以“静心咒”的心境去感知时,却能察觉到三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引动他心神的气息盘踞在那里。

一道,炽热如熔岩,仿佛能引动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欲望与躁动。

一道,冰冷如幽狱,散发着冻结灵魂、拷问本源的寒意。

最后一道,则虚无缥缈,仿佛不存在,又仿佛无处不在,与那“静”之法则同源,却更加深邃。

三关。明心见性之关。

墨尘没有立刻动身。他低头,再次看向掌心那枚温润的玉简,脑海中回荡着老僧的话语——“心若不定,力便是狂澜……心若能定,狂澜亦可化为甘霖。”

定心。

这两个字,对于一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依靠着毁灭与杀戮才能走到今天的他而言,何其艰难,又何其……陌生。

但他知道,老僧说的是对的。之前的失控,心魔的反噬,无不在警示着他这条纯粹毁灭之路的尽头是何等深渊。他需要改变,至少,需要找到一种能与体内凶剑之力共存,而非被其吞噬的方法。

深吸一口气,将玉简紧紧握住,那清凉的禅意丝丝缕缕渗入心神,助他维持着灵台的清明。他迈开脚步,绕过了那棵古树与依旧枯坐如岩石的老僧背影,向着山谷深处,那第一关所在的方向,稳步走去。

脚下的青草柔软,空气中的灵气带着一种洗涤心灵的纯净。然而,随着他深入,周遭的景象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光线似乎变得更加朦胧,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腻中带着灼热的气息。

他来到了一片奇异的区域。这里没有路径,只有一片看似无边无际的、盛开着妖异红花的花海。每一朵花都殷红如血,花瓣肥厚,微微颤动,仿佛拥有生命,散发出浓郁到化不开的香气。那香气钻入鼻尖,竟直接作用于神魂,引动着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

权力的渴望,复仇的快意,掌控他人生死的威严,以及……对林清瑶那复杂难言的情愫,对过往温暖的回望……所有被压抑的、潜藏的念头,在这诡异花香的引动下,如同挣脱了牢笼的野兽,疯狂地冲击着他的理智。

眼前,幻象再生。

他看到了自己高踞于白骨王座之上,脚下是匍匐的万族,林清瑶身着凤冠霞帔,依偎在他身旁,巧笑嫣然。苏浅雪如同最忠诚的魅影,为他执掌暗处的权柄。酒剑仙、萧辰……所有故人,皆臣服于他的力量之下。一言可决星辰生灭,一念可断万古轮回。那是极致权力与圆满的诱惑。

他又看到了青云宗在他脚下颤抖,曾经欺辱过他的人跪地求饶,被他弹指间灰飞烟灭。太虚圣地山门崩塌,那些道貌岸然的长老在他剑下化为齑粉。那是复仇与毁灭带来的无上快感。

更有甚者,他仿佛看到了另一条路,一条他放下凶剑,与林清瑶归隐山林,过着平凡却温馨生活的景象。没有杀戮,没有纷争,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

种种幻象,美好与狰狞交织,如同最甜美的毒药,诱惑着他沉沦,诱惑着他放弃那艰难的前路,停留在这虚幻的满足之中。

“哼!”

墨尘鼻腔中发出一声冷哼,眼神瞬间恢复冰冷。这些幻象,比起心魔炼狱中那些直白的杀戮场景,更加诡谲,更加防不胜防。它们直指人心中最柔软、最渴望的部分。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会被简单欲望左右的杂役弟子。

“我所求之道,岂是这虚幻泡影所能承载?”

“权力?若自身不固,王座亦是囚笼!”

“复仇?过往已逝,沉溺其中,徒增心障!”

“归隐?大仇未报,前路未明,何来资格谈归隐!”

他心中念头如电闪过,每斩断一个诱惑,眼神便坚定一分。他没有挥剑去斩那些幻象,因为他知道,那不过是自身心念的投射,越斩越多。他只是紧守心神,默运“静心咒”,将那清凉的禅意遍布识海,如同中流砥柱,任凭欲念幻象如何冲击,我自岿然不动。

他一步步向前走去,脚步沉稳,踏在那些妖异的花朵之上。花朵在他脚下碎裂,流出殷红如血的汁液,散发出更加浓郁的异香,试图做最后的反扑。但他心志如铁,周身隐隐有混沌剑气自行流转,将那些试图缠绕上来的花香与负面情绪悄然绞碎、吞噬。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的花海终于到了尽头。那炽热躁动的气息逐渐消退。他回头望去,那片妖艳的花海依旧存在,但对他而言,已构不成任何威胁。

第一关,欲念之关,过。

他没有停留,继续向前。

周围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空气中弥漫起一股阴森刺骨的寒意,仿佛能冻结血液,冰封灵魂。地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永不融化的黑冰,四周出现了无数面光滑如镜的冰壁。

第二关,到了。

当他踏入这片冰域的核心时,四周的冰壁上,瞬间映照出无数个他的身影。

但那些身影,并非他现在的模样。

有的是他在青云宗作为杂役时,那卑微怯懦、任人欺凌的样子。

有的是他初次杀人时,那惊恐万状、双手沾满鲜血颤抖不止的样子。

有的是他面对林清瑶复杂目光时,那内心挣扎、痛苦不堪的样子。

更有他被心魔控制,疯狂杀戮,状若癫狂的狰狞模样!

还有他内心深处,对力量的贪婪,对杀戮的渴望,对失去一切的恐惧……所有他不愿面对、试图掩盖的软弱、阴暗、不堪,此刻都被这奇异的冰壁毫无保留地、千百倍地放大、映照出来!

“看啊!这就是真实的你!”

“一个卑微的杂役,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一个被力量奴役的可怜虫!”

“你所谓的道,不过是自我欺骗的借口!”

“你永远也摆脱不了骨子里的卑贱与疯狂!”

无数个“墨尘”在冰壁中指着他,发出尖锐的、充满恶意的嘲讽与质问。那声音直接作用于神魂,比任何物理攻击都要可怕,疯狂地冲击着他的道心,试图让他自我怀疑,让他信念崩塌。

墨尘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脸色变得有些苍白。这些被赤裸裸揭露的阴暗面,比之前的欲望诱惑更加致命。那是他一路走来,试图用力量和杀戮来掩盖、来遗忘的东西。

他看到冰壁中,那个卑微的杂役在哭泣,在向他求救。

他看到那个初次杀人的自己在呕吐,在恐惧。

他看到那个因林清瑶而痛苦的自己在无声嘶吼。

一种巨大的疲惫与自我厌弃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不……”

他低吼一声,猛地抬起头,眼中血光一闪而逝,戮剑的凶煞之气本能地就要爆发,想要毁掉这些令他难堪的冰壁!

但就在杀意升腾的瞬间,老僧的话语再次回响——“你挥剑斩向的,始终是你自己的倒影。”

以及,“静心咒”那清凉的韵律,如同甘露般及时洒落。

他即将挥出的手臂,硬生生顿住。

毁灭,解决不了问题。毁掉这些冰壁,不过是掩耳盗铃,那些阴暗面依旧存在于他心底,只会在他下一次虚弱时,以更凶猛的方式反扑。

他必须面对。

他强迫自己,直视着冰壁中那些不堪的、痛苦的、疯狂的倒影。看着那个卑微的自己,看着那个恐惧的自己,看着那个挣扎的自己。

渐渐地,他眼中的血光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审视与……接纳的目光。

“是的……我曾卑微。”

“是的……我曾恐惧。”

“是的……我双手沾满血腥,我内心充满阴暗。”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

“但那……就是全部的我吗?”

他话音一转,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同出鞘的利剑,直视着冰壁中那些嘲弄的倒影。

“卑微,让我知耻而后勇!”

“恐惧,让我明白力量的可贵!”

“杀戮与阴暗,是我在这吃人世道挣扎求存的手段!”

“正是因为有这些软弱与不堪,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它们是我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我的全部!”

“我的道,不在掩盖,而在超越!”

“接纳过往,方能直面未来!”

“轰!”

仿佛某种枷锁被打破,他周身气息非但没有因承认阴暗而衰弱,反而变得更加凝实、更加圆融!那一直潜藏的一丝心障,在这一刻,竟消弭了不少。体内的凶剑之力,似乎也因他心境的这番蜕变,而少了几分躁动,多了一丝如臂指使的顺畅。

“咔嚓……咔嚓……”

四周的冰壁,在他这番直面本心、接纳自我的宣言下,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痕,然后轰然破碎,化为漫天晶莹的冰粉,消散于空中。

第二关,本心之关,过。

墨尘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感觉神魂仿佛被洗涤过一般,虽然依旧沉重,却轻松了许多。他继续迈步,走向那最后,也是最神秘的第三关。

前方,已无具体景象。

只有一片朦胧的、仿佛由无数细微光尘构成的虚无。踏入其中,他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触感,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开始变得模糊。

这是一种比极致喧嚣更加可怕的……绝对的“静”。

在这里,五感被剥夺,思维似乎也要停滞。唯有那枚玉简传来的微弱禅意,和自身坚守的一点灵智,还在提醒着他的存在。

老僧的声音,仿佛从万古之前传来,直接在他这仅存的意识中响起,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剥去杀戮,剥去力量,剥去爱恨情仇……”

“施主,汝……是谁?”

我是谁?

青云宗杂役墨尘?

戮仙剑主?

复仇者?

还是……其他?

无数的身份,无数的标签,在这一刻被那绝对的“静”与这直指核心的一问,彻底剥离。

没有了凶剑,没有了力量,没有了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与情感……剩下的,是什么?

是一片虚无吗?

墨尘的“意识”在这片绝对的静默中沉浮,寻找着答案。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无尽的虚无与静默深处,一点微光,骤然亮起。

那不是力量的光芒,不是意志的光芒,甚至不是智慧的光芒。

那是一种……最本源的、“存在”本身的光芒。

无关善恶,无关强弱,只是一种纯粹的、“我”在认知“我”的觉醒。

如同混沌初开,第一缕意识的光。

刹那间,墨尘“明白”了。

他不再去定义自己是谁,不再去寻找任何外在的依托。

他只是……存在着。

心念动处,那绝对的“静”开始退去,朦胧的光尘消散。

他发现自己依旧站在山谷深处,前方,已无阻碍。

只有一间最为简陋的、低矮的茅屋,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屋门虚掩。

而那个一直背对着他的枯瘦老僧,不知何时,已然端坐在茅屋之内,一张破旧的蒲团之上。

这一次,他面向着门外,面向着墨尘。

他的面容苍老,布满了如同干涸大地般的皱纹,双眼闭合,仿佛从未睁开。

但墨尘却能感觉到,一道平和而深邃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三关已过。

佛前问心,问的,终究是己心。